晚安·八點資訊
「我們」? 商會丨俱樂部丨實業公司
吉祥物
歡迎大家關注哦
@「我們」商會·俱樂部·實業公司
發生在武漢的新冠肺炎,最后演變成了災難。新冠肺炎的爆發,帶來的不只是一場疫情戰,更是一場對經濟韌性的考驗。
在這場疫情中,受傷最大的是中小企業
有人說,2003年“非典”時期,疫情過后經濟很快反彈,現在的困難是暫時的,待疫情結束之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此言不虛,但也只有能熬過去的企業才能看到春天,而對于很多企業而言,能否看到明天的太陽都是未知之數。
首先,目前與2003年的經濟形勢大不一樣。2003年“非典”時期,疫情過后經濟很快反彈,主要因為當時經濟剛剛走出通縮,處于上升通道,外部環境也比現在要好。而新型肺炎疫情沖擊正好發生在一個比較敏感的時間點:中國正處于“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時期,外部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
2019年經濟增長明顯下滑,從一季度的6.4%回落到四季度的6.0%,2019年債券違約數量與金額均創歷史新高,很多企業在困境中苦苦支撐。
其次,與2003年相比,當前第三產業消費占比更高。2019年第三產業占比53.9%,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的經濟貢獻率分別為57.8%,其中消費的貢獻率高于2003年22.4個百分點。
由于疫情影響,2020年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這也是本次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可能大于“非典”的主要原因之一。
春節期間,僅電影、餐飲、旅游這些行業的損失就損失過萬億元,而這場疫情中,受傷最大的中小企業,大多是從事人員密集型、服務型的行業,不少都處在生死邊緣,疫情讓他們雪上加霜,很有可能就此倒下,有些企業已經扛不住了。此次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大于“非典”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在確保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分類指導,有序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2月11日,國家發改委公開表示,將嚴格制止以審批等簡單粗暴方式限制企業復工復產的做法。
遲遲不復工,經濟會受影響,但相對于復工,城市更害怕成為下一個“武漢”。盡管全國多地進入“復工日”,但目前看復工率并不高。
綜合來看,多地復工條件具體包括防控機制到位、員工排查到位、復工申請程序、設施物資到位、內部防控管理到位、防控場所準備等幾大方面。
但就防控場所、防控物資兩個方面,就熄滅了很多企業的復工希望。事實上在目前物資如此緊缺的情況下,要備齊這些物資很困難,僅僅口罩很多企業就無法滿足復工條件,因為口罩資源太緊張沒有購買渠道。很多中小企業基本上很難完全滿足復工條件,復工談何容易!
復工是作死,不復工是等死
一些地方,企業提出復工申請的時候,都會被要求填寫一張“企業確保不出現疫情承諾書”。這意味著企業面臨著兩種選擇:要么承受經濟損失,不要復工;要么就是你就用盡所有的辦法保證不會出事,如果開工后,要是“導致出現確診病例”,企業主面臨的是“封廠”甚至要承擔刑事責任。
復工是作死,不復工是等死。
此說法雖極端,但不無道理。不復工如何生存?
工資、租金、利息、訂單都要按期繳付,貿易戰已經讓許多制造業企業處境艱難,若疫情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恢復正常生產,很多企業可能都撐不過兩個月。一份對中小企業的調研報告顯示,85%的企業賬上資金余額最多只能維持3個月。34%的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33%的企業只能維持2個月,超過6個月的僅占9.96%。
復工難 復工之后更難
近日,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發布了一份《關于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企業影響及對策建議的調研報告》,數據顯示,參與調研問卷的6422家中小企業中,截至2月14日,已復工企業僅占59.29%,39.13%的企業還需要2周甚至更長時間復工。
復工難,復工之后更難。
其一,上下游未全面復工,供銷不暢,影響產業復工進度。當前制造業形成的是一個供應鏈、產業鏈深度合作的生態融合的關系,再小的一個商品,也不可能獨立完成,生產需要環環相扣,其中一家開工根本沒用,而是需要整個供應鏈上的多個合作方,大家一起行動。
就服裝產業而言,上下游聯系緊密,一方面上游原材料供應不足;另一方面,下游各地大小服裝商鋪均暫停營業,服裝銷售市場低迷。雙重短缺夾擊之下,服裝產業復工意愿和進度,都遭受著極大考驗。
其二,物流尚未恢復。有些村莊為了抗疫需要,很多地方路都挖斷了,除了疫情必需的物資,全國各地設置了各路關卡,供應商原材料、零部件進不來,復工生產后產品運不出去。外貿企業影響更大,目前60多個國家限制中國進入,市場損失巨大。
其三,企業復工難,員工難復工。由于疫情影響,企業關閉、裁員、降薪不時地出現在網絡以及論壇上,但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此時復工的企業卻發現招不到人了。外地返崗人員手續繁瑣,一些城鎮設立關卡,一些路被挖斷,出入需要限量發行的通行證,即使通過了這些障礙,如果沒有相關證明的話,也上不了高速,很多離鄉返程人員需要開具各種流程單據,如填寫離境申請表,蓋章審批之后,再去指定的醫院自費檢查,并由該醫院出具一張專門的確認你身體健康的表格,這單子齊全以后方可離縣,有些返崗人員兩天跑近十趟才把所有的手續辦齊。
這些是工作需要亟需趕回崗位的情況,在中國,很多務工人員習慣年底辭工,回家休息,過完年再回城市重新找工作,這些人群由于各地防疫的嚴格控制,大多過了疫情再做打算。
就算員工返回,很多地方規定,首先是外地返回的工人要隔離14天。然后審批后上崗,如果工作期間,發現有一個工人發熱,不管是否確診,那么這個工廠就要停工,所有人隔離14天。如果隔離期間,上下游供應商開工了,而他們還沒有解除隔離,那么很有可能,合作方就會更換供應商,因為合作方等不起。很多企業老板選擇干脆不開工,繼續等待。
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小事,防疫是第一要務。一方面要戰勝疫情,一方面要保障經濟與人民生活,這是一個整體系統工程。
當前,中國經濟處于從高速向中高速的轉換區間,疫情集中爆發時點為春節,此次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可能大于2003年非典。
如經濟受到重創,一方面大量的中小企業會出現倒閉,整體就業低迷,給全社會就業形勢和社會穩定形成巨大壓力;另一方面,供應鏈生態圈將受到沖擊,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高品質供給將受到影響,進而影響高品質消費,待疫情過去,供給跟不上不利于重啟經濟循環。
此外,隨著多國對我國采取封航措施,外貿也將遭受重創。
政策層需要未雨綢繆,在保證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對生產恢復提前做出安排和部署,將疫情的沖擊降到最小。如不采取穩控措施,除了企業倒閉人員失業之外,部分較脆弱的制造行業的產業生態,很有可能會被破壞,物流中斷和防疫措施引發的產業鏈、供應鏈中斷帶來的沖擊可能比中美貿易摩擦要大得多,一旦中斷,形成了產業鏈轉移替代,彼時很多企業就無工可開了。
因此防疫是第一要務,恢復生產經營也是“當務之急”,我們需要高度重視保護產業生態、產業鏈和供應鏈、保護中小企業,只有這樣我們才真正能夠度過難關。
我們需要在防疫和社會經濟生活之間保持平衡,這種平衡就是兩手都要硬,爭取對絕大多數人的最佳效應,這是公共衛生的真正公式。
在很多城市還在復工層層審核的時候,一些城市已經開始搶人了。
疫情初期,溫州是湖北省外的疫情重災區,率先鐵腕封城。浙江的發病人數經常徘徊在全國第三,但目前尚無一例死亡病例,17,18兩日整個浙江每日僅新增1例確診,可謂是硬核抗疫。但浙江也是第一個在基層防控矯枉過正時率先出文件糾偏的省份。在復產和防控陷入兩難選擇時,浙江的“搶人”舉動再次體現出了魄力和擔當。杭州政府包專列,向疫情平穩地區開專列組織企業員工返程復工,首批免費。浙江義烏全力支持企業復工,直接給補貼,鼓勵員工返義、到義求職,鼓勵企業引進人才。寧波、紹興、海寧等諸多城市均出臺多項舉措,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聊城市調酒師培訓中心
跟著「我們」? 去旅行
http://195ca.com/mobile/article/detail/id-10730.html
「我們」? 品牌
http://195ca.com/mobile/article/detail/id-10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