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平臺 >> 劉寶平工作室__Mr. Liu Stu >> 聊職院 >> 文件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
.
摘要:山東在實施新舊動能轉換戰略的過程中發現缺乏高素質實用型技能人才,產業需求側和教育供給側之間出現了問題,產教融合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一招和有效途徑。文章首先闡述了產教融合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意義,然后從建立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的協同機制、明確企業在產教融合中的主體地位、統籌職業教育與區域發展布局、構建產教融合推進機制等方面闡述了產教融合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環節,最后從政府、學校、企業三方面論述了如何深化產教融合,推動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順利進行。
山東作為傳統的經濟大省,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一直在全國位列前茅,但是近十年來山東經濟發展趨緩,GDP總量逐漸從第一名跌落到第三名。在離標兵漸行漸遠、追兵越來越近的背景下,2018年山東開始實施新舊動能轉換戰略,在實施過程中發現缺乏高素質實用型技能人才,產業需求側和教育供給側之間出現了問題,產教融合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一招和有效途徑。只有深化產教融合改革,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引導學校轉變培養模式,才能有效地培養適應新舊動能轉換的高素質實用型技能人才,順利實施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戰略,推動山東省經濟社會加速發展。
一
產教融合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意義
產教融合是指產業和教育相結合,是在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實現高質量發展培養高素質實用型技能人才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是教育界和產業界深度合作,利用雙方的資源和優勢,在政府主導和支持下共同培養人才的一種教育經濟活動。近年來為應對經濟全球化和產業轉型升級,更好地培養適應產業需求的人才,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從2011年開始國家大力倡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新舊動能”一詞2015年在有關文件中提出,2016年以來內涵不斷豐富完善,現在對新舊動能轉換的認識初步達成共識,即新舊動能轉換就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為適應迅猛發展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培育新動能,改造舊動能而實行的一種新型戰略性政策。2018年山東獲批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標志著新舊動能轉換這個國家戰略率先在山東落地,因此研究產教融合助推新舊動能轉換時以山東省的實踐為例,總結山東省的經驗與模式,可為全國開展產教融合助推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借鑒和參考。
近十年來國家一再強調教育和產業相融合,但從山東省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現狀來看,人才的教育供給側和產業需求還不完全匹配,還沒有做到有效銜接,學校培養的人才不能適應新興產業的需要,新興產業需要的知識、技能學校又沒有傳授,仍然存在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兩張皮”的現象,學校與時俱進服務社會的能力和適應產業巨變的能力還不夠,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足,人才培養質量還不能滿足當前產業轉型升級及新舊動能轉換的要求,高等學校和職業學校參與國家、省、市重大發展戰略的積極性還不夠,反應不夠迅速,融合度和貢獻度還不夠。
2018年山東省把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作為國家戰略開始啟動,實施兩年來發現新舊動能轉換的堵點和痛點之一是缺乏高素質實用型技能人才。而產教融合具有“跨界融合化”的特質,只有深化產教融合改革才能解決產業發展需求與教育供給之間不匹配的問題,消除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的堵點和痛點,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實現“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人才鏈”的“四鏈貫通”和“無縫銜接”,在人才培養質量和規模方面做到了全面提升。
認真貫徹落實近幾年國家、省、市在產教融合、新舊動能轉換、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等方面的文件精神,深化產教融合改革,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引導學校轉變培養模式,建立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的協同機制,才能持續深入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戰略,對全面提升教育質量,擴大就業創業,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全省乃至全國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
產教融合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環節
產教融合助推新舊動能轉換應從政府、學校、企業三個層面發力,政府起主導作用,學校是產教融合的主力,企業是產教融合的主體,三者關聯互動,相互支撐,缺一不可。做到產教融合助推新舊動能轉換順利實施,還應把握好以下重點環節:
(一)建立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的協同機制。針對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存在的堵點和痛點問題,充分利用產教融合這個“跨界融合化”的平臺,首先要求學校現有學科專業要與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確定的“十強”產業精準對接,學科建設和專業集群建設要緊密圍繞“十強”產業。其次鼓勵支持學校與“十強”產業中的骨干企業深度合作,深化校企合作項目。再次探索和創新產教融合方式,支持行業協會和學校緊密合作,共同組建產教融合聯盟和職業教育集團。
(二)明確企業在產教融合中的主體地位。近幾年產教融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明顯問題是“校熱企不熱”,學校已充分認識到與企業合作的重要性,但企業因為生產經營效益等種種因素不太愿意與學校合作,只想著學生畢業后就可進廠頂崗上班而不愿意承擔培養學生的義務。產教融合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環節是明確企業在產教融合中的主體地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完善財政稅收激勵機制,校企合作稅收優惠等政策,調動企業參與辦學的積極性。
(三)統籌職業教育與區域發展布局。結合山東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等戰略,將產教融合建設納入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濟南、青島、煙臺既是新舊動能轉換的三個核心產業區,也是區域性產教融合引領帶動中心。在淄博等14個城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用產教融合助推淄博等14個城市在新舊動能轉換方面實現多點突破。發揮各地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分別打造高端智能制造產教融合高地、藍色經濟產教融合先行區。充分考慮東西部經濟發展差異,在職業教育布局時注重均衡和全面發展,引導山東西部經濟落后地區與東部發達地區職業院校深度合作,助力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發展。
(四)構建產教融合推進機制。重點構建政府、學校、企業三方面推進機制:一是占主導地位的政府層面,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出臺有利政策,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改革,選擇一批城市開展試點,建設產教融合示范區 (園)。支持基礎條件好的城市、學校、企業先行先試,積累經驗,逐步推廣。二是占主力地位的學校層面,推動眾多高校和職業學校大力實施產教融合,建立對接產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三是占主體地位的企業層面,明確企業主體地位,利用財稅用地和金融支持等各種政策,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推進“引企入教”改革,鼓勵企業深度參與產教融合。
三
產教融合助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方式與途徑
如何培養適應新舊動能轉換的高素質實用型技能人才,需要我們緊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分析,找出有效對策,從政府、學校、企業三個層面共同發力,采取得力措施,力求找到產教融合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方法途徑。
(一)政府層面,首先,通過強化規劃和全面引導,構建教育和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格局。一是將產教融合與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規劃同步發展;二是優化職業教育布局,充分考慮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推動職業教育均衡布局;三是推動職業教育領域的對外開放,支持高等學校和職業學校與國外合作辦學,鼓勵職業學校與企業一同走出去,培養適合企業“走出去”要求的技術技能人才;四是創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與教育部共同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在產教融合、辦好職業教育等方面先行試點,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其次,建設產教供需雙向對接的載體和平臺。一是政府主管部門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積極培育市場服務組織。鼓勵學校與企業、行業等組建產學研聯合體,提供專業化服務,形成穩定互惠的合作機制。鼓勵教育培訓機構或企業開發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允許學校和企業購買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二是建設產教融合信息服務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科學技術打造統一高效的共享信息平臺,將學校、企業、行業有關產教融合的信息數據匯總在平臺上,信息共建共享。再次,堅持強化政府各項政策的支持保障。一是落實財稅用地政策。各級政府財政、稅務、自然資源等部門用足財稅和土地等相關政策,積極支持職業教育發展,鼓勵企業特別是大型民營企業參與辦學;二是強化財政金融支持。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利用國內外貸款和專項債券等多種形式,多元化,多渠道,多舉措拓寬投融資渠道;三是開展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工作。對試點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的骨干學校和企業在經費、人員、土地等多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二)學校層面,首先推動學科專業與山東省“十強”產業精準對接,服務產業發展人才需求。一是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推進交叉融合,改造升級傳統專業,建設新興專業,優化專業結構,精準對接“十強”產業,對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局需要,構建專業動態調整機制;二是推進培養模式改革。針對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的人才需求,修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在校企合作辦學收費政策方面進行探索和改革,選擇部分高校和職業學校進行試點。完善學校與企業的協同育人機制,探索引企入教改革。其次,打造學科科研平臺,服務十強產業創新體系。一是強化優勢學科建設,依托學校現有的優勢學科,精準對接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大數據、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綠色化工等產業,攻關一批關鍵技術難題,為產業升級和發展提供技術保障;二是加快建設科研創新平臺。通過科研改革將最新科研成果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通過科研創新加速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三是推進成果轉移轉化平臺建設。加快推進大學科技園、產教融合示范園等園區建設,促進科教融合發展。再次,建設一流人才隊伍,提供新舊動能轉換堅實智力保障。一是加強高端人才引育。精準對接十強產業和學科建設,用好省市各類人才政策,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為新舊動能轉換和學科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強化青年人才與團隊建設,用各項政策保證青年人才快速成長;三是在學校和企業之間建立旋轉門制度,鼓勵學校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根據工作需要雙向交流,在具備條件的高校設置“產業教授”等創新崗位或特設崗位。最后,提高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國際化水平,服務新舊動能轉換。一是進一步促進師生國際交流。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領域和學校重點學科專業,每年重點資助一批青年骨干教師參加海外研修,選派一定數量的學生赴海外修學;二是建設國際科研合作平臺。通過平臺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同時通過平臺吸引國外優秀人才來學校工作。
(三)企業層面,發揮企業重要主體作用。一是拓寬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有效途徑[7]。鼓勵效益好的企業尤其是大型民營企業以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依法參與辦學,大力支持企業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參與職業學校辦學改革試點,鼓勵企業和學校共同舉辦專業和二級學院,在管理體制、產權歸屬、責任風險、收益分配等方面依照法律和合同維護企業權益;二是深入推進“引企入教”改革。應用型高校和職業學校在專業設置、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方案方面應有相關行業企業參與,要充分吸收企業意見;三是規范開展生產性實習實訓。鼓勵各類院校和企業共建共營實訓基地,政府在經費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四是注重企業職工在崗教育培訓。在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企業之間競爭十分激烈,企業要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職業培訓新模式,強化企業職工在崗教育培訓,真正做到“做中學,學中做”,不斷提高企業職工技能和自身素質,成為適應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合格人才。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經濟正處在深刻變革之中,國內產業發展也面臨著新考驗。山東作為傳統的制造業大省,產業轉型升級壓力巨大,經濟發展到了一個緊要的十字關頭,新舊動能轉換戰略是適應迅猛發展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一種新型戰略性措施。深化產教融合改革,推動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消除新舊動能轉換中的堵點和痛點,山東才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動舊動能轉向新動能,實現產業騰籠換鳥,經濟鳳凰涅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