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辟謠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大家對新冠病毒的防治信息都非常關心
但其中有一些謠言或理解誤區乘虛而入
關于新冠預防、病情、治療和居家生活等方面,這20個說法是錯誤的
【關于預防】
1. 大蒜能預防新冠病毒感染?錯!
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顯示,沒有證據證明大蒜能夠預防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雖然大蒜或有一定抗菌特性。
2. 鹽水漱口能預防新冠感染?錯!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藥劑科主管藥師錢石靜12月15日接受新民晚報采訪時表示,鹽水漱口可以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對咽喉炎和某些過敏性疾病有幫助。
但是,新型冠狀病毒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的,也就是通過鼻子吸入,而鹽水漱口只能清潔口腔,無法清潔呼吸道。鹽水漱口不能殺滅新冠病毒。目前沒有研究結果表明鹽水對新冠病毒有殺滅作用,也就是說,哪怕鹽水碰到了新冠病毒,可能也只是給它們“洗了個澡”。
3. 喝酒能預防新冠感染?錯!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院士2022年1月曾在新冠肺炎疫情答問時提到,“75%酒精能夠殺滅冠狀病毒”,言論被某些網友曲解成“喝酒可以抗病毒”。醫用75%的酒精是用于消毒醫療器械、皮膚等上的病菌,不是讓大家喝酒。
4. 戴口罩會導致肺部結節?錯!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錢坤12月14日在接受央廣網采訪時介紹,醫院體檢中心的數據顯示,作為長期持續佩戴口罩的典型人群,醫務人員的肺結節檢出率并未高于醫院其他非必要佩戴口罩的群體。“數據表明,長期佩戴口罩和肺結節的發生沒有直接關系。”
5. 熏艾草對防新冠有幫助?尚未得到驗證!
“歷朝歷代出現時疫時,都有用到艾草。”12月11日,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藥劑科主管藥師李明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表示,將艾草搗成絨,搓條制成艾柱,點燃熏房間,被認為有殺滅房間內病毒細菌的作用。“但是,其殺菌作用沒有單純的特指,這里提到的殺菌作用為廣譜作用,并非特指對新冠病毒有殺滅作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在12月11日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采訪時也表示,古時民間確有熏艾草的做法,尤其是在南方對小害蟲尤為有效,但其對新冠病毒的作用尚未得到驗證。
【關于病情】
1. 抗原T線顏色越深,病情越重?錯!
中日友好醫院保健二部主任陳欣則12月15日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采訪時表示:“抗原檢測顏色的深淺只和病毒有關,無法反映病情。”一家新冠抗原檢測試劑廠商工程師告訴記者,條帶的顏色深淺可以反映體內的病毒載量,即檢測區(T)的紅色程度越深,體內的病毒載量就越高。“即使是同一位使用者,在發病早期,檢測區(T)的條帶顏色也往往會深一些,后期則又會變淡。”
2. 發燒了就是感染新冠?也可能是感冒!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12月9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出現發熱的原因不單純是感染新冠,也有不少是流感,有少數人可能是雙重感染。此時也處于冬季流感高發期。他表示,發熱的病人一般要注意第一天和第二天,如果一兩天還沒有退燒,可以在家做新冠抗原檢測,如果是陰性,還可以等一等。如果新冠抗原陽性,但又沒有什么其他感覺,也先不需要去醫院,居家就行。“要看持續的情況和自己的感覺,奧密克戎的發熱一般是2到3天,很少持續,流感也是這樣。如果持續時間較長,應該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3. 抗原陰性意味著沒感染?未必!
據新華社,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專家回應,如果病毒在體內還沒有大量復制、排出,不能達到抗原檢測的靈敏度,結果就會顯示陰性。所以會有部分人已經被感染了,甚至出現一些輕微癥狀,但抗原檢測仍顯示陰性。不過,通常此時的病毒載量較低,傳染性較弱。
4. 即使發燒,但CT顯示沒肺炎也是無癥狀?錯!
據我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無癥狀感染者的定義是: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癥狀與體征,且CT影像學無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征者。
5. 早陽早好?錯!
鐘南山院士在12月15日講座上談道,實際上,感染新冠是一個自然規律,大家并不是主動要去得病,但由于奧密克戎傳播性很強,是大概率會感染。不過感染的時間拖得越晚,估計感染后出現辛苦癥狀的機會越來越少,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是這樣。他表示,還是要以預防為主。“我相信到最后,會越來越多感染者是無癥狀。”
6. 重復感染癥狀會更嚴重?不是!
重復感染會不會讓癥狀更嚴重?據新華社,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專家解答,目前沒有定論認為重復感染會出現更嚴重的臨床結果。從目前病例來看,即便個別患者在重復感染時出現癥狀加重的傾向,這一比例也非常低。奧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減弱,不論是第一次感染,還是再感染,發生重癥的概率都很低。
7. 發熱程度越嚴重,說明疾病越嚴重?不是!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主任陳壯桂12月10日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發熱的程度不能預測疾病的嚴重程度,退熱藥不能有效地縮短發熱的病程,其退熱效果也不能用來鑒別發熱的病因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如果退熱藥效果不理想,應該積極尋找導致發熱的病因,對因治療更重要。
【關于治療】
1. 早吃藥、多吃藥,新冠好得快?錯!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12月9日在接受央視《新聞1+1》連線時表示,吃藥主要是緩解癥狀。一般從第二天,患者最難受時開始吃藥,或當患者覺得癥狀影響休息、睡眠時,就可以吃一些緩解癥狀的藥。太早吃藥起不到緩解癥狀的作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劑科主管藥師周鵬翔、董淑杰12月13日在接受中國網采訪時指出,不推薦同時服用多種治療同一癥狀的藥物,選擇1種即可。對于同一癥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不能加快病情好轉,反而可能會導致藥物過量。
2. 發燒了就要吃退燒藥?錯!
周鵬翔、董淑杰12月13日在接受中國網采訪時指出,體溫在37.5℃~38.5℃之間時,優選物理降溫,當體溫升至38.5℃以上可以使用退燒藥。對于一些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或癥狀較重但體溫未升至38.5℃的發熱患者,如果出現精神萎靡或合并其他系統癥狀,也可謹慎服用退燒藥。退燒藥使用一般不應超過3天,若癥狀仍未緩解,建議就診。
3. 癥狀緩解后,繼續吃藥鞏固療效?錯!
周鵬翔、董淑杰介紹,新冠康復治療的藥物中,絕大部分為對癥用藥(如退燒、止咳、化痰、緩解流涕、鼻塞、咽痛、咽干、腹瀉等)。若不舒服的癥狀已經完全消失了,就應該及時停止使用這些藥物,無需“鞏固”療效。
4. 感染后癥狀消失,就意味著沒有傳染性了?不能這樣判斷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12月15日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表示,根據臨床上的觀察,目前大多數人感染后的癥狀持續3-5天,之后大部分癥狀都會消失,比如發熱、肌肉酸痛、咽痛等癥狀都會消失。
“但從我們專業的角度看,癥狀消失與否不能作為有沒有傳染性的判斷標準。”郭威解釋,每個人的機體免疫力不同,對新冠病毒的抵御能力不同,癥狀、病程等都因人而異,無法作為判斷標準,而核酸檢測能夠最直觀地顯示感染者體內的病毒排放量,便于準確判斷。每個人的狀況不同,體內的病毒載量也不同,從臨床經驗看大部分人出現癥狀6-7天后基本能轉陰。“一旦連續2天核酸(或抗原)檢測均是陰性,就可以解除隔離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中了。”
【關于毒株】
1. 北京流行的毒株比廣州流行的更毒?沒有明顯差異!
從流行毒株來看,廣州、重慶等地主要是BA.5.2,北京、保定等地主要是BF.7。針對最近引起廣泛關注的奧密克戎毒株“北強南弱”說法,鐘南山院士在12月15日的講座上解釋,實際上,北方流行的BF.7毒株是在BA.5.2基礎上的變異株,總體來看,南北兩種流行菌株并沒有明顯(本質)差異,可能有北京的朋友覺得感染了BF.7之后更容易出現高熱,酸痛感更明顯,這可能跟氣溫或者菌株的進一步逃逸性有關。
2. “地獄犬”BQ.1.1毒株傳染性和致死率都很高?錯!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12月13日刊文表示,BQ.1是奧密克戎BA.5在人群流行傳播過程中,通過病毒的變異變遷產生的第六代亞分支。BQ.1.1是BQ.1的第一代亞分支。這些進化分支致病力明顯減弱,致重癥和死亡比例明顯低于早期流行的變異毒株。BQ.1雖然引起全球范圍的關注,但是目前未見任何國家報道BQ.1及其亞分支感染者的致病力增加,也無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的報道。近期日本的一項動物研究顯示,BQ.1.1的致病性可能與BA.5相同或更低。
【關于康復】
1. 陽過之后,家里要進行終末期消毒?不需要!
不少人表示,自己康復后想從里到外地來一次“終末消毒”,徹底清除家中可能殘余的病毒。北京地壇醫院院感管理處處長盧聯合在接受北京新聞廣播采訪時表示,醫院里所謂的“終末消毒”是因為有大量病毒交叉感染,并且需要避免來醫院的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家庭做好日常清潔就可以,不需要終末消毒,僅特殊部位需要消毒,比如馬桶、冰箱。
2. 陽過了可以不戴口罩?需要戴!
據新華社,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專家解答,感染一次新冠病毒后,人體形成的免疫力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奧密克戎可能快速變異出新的亞分支,出現較強的免疫逃逸能力,康復者不能完全避免二次感染。
不過,國外有統計數據顯示,感染過奧密克戎,不管有無癥狀,3至6個月內二次感染的概率相當低,多數人在相當長時間內不會重復感染奧密克戎。
但對于個人來說,疫情期間最好的辦法仍是落實好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衛生、保持社交距離等,并積極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