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旅游市場
激發旅游活力
一線講述
我在神秘湘西等你
講述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旅游廣電局局長 向汝
湖南湘西州芙蓉鎮夜景。湘西芙蓉鎮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供圖“湘西太美了,有時間一定要去體驗一下……”這幾天,湘西文旅公眾號熱鬧非凡,不少游客朋友看到我的短視頻后來點贊留言。
最近,全國多地的文旅局長鉚足了勁,花式推介自己的家鄉,“文旅局長出圈”成了熱門話題,引來了網絡流量,更引來了客流量。都說這是一場“花式內卷”,我卻覺得,文旅局長們各顯神通,以創新出彩、借網絡引流,不僅展示了對自家文旅資源的足夠自信,更體現了旅游管理部門負責人推動旅游產業發展、塑造傳播區域文旅品牌的責任與擔當。
作為一名文旅局長,我也與時俱進,不斷向同行學習。前段時間,我穿戴民族服飾,喊話大家來感受鳳凰古城、矮寨奇觀、十八洞的魅力,向各地文旅局長和國內外游客發出邀請——我在神秘湘西等你!前幾天,鳳凰古城再次迎來萬人旅游團,我到鳳凰古城沱江邊喊話游客,呼吁大家有問題來找我,承諾服務好每一個游客。“沒想到湘西文旅局長是幺妹”“原來翠翠當文旅局長了”,游客們一邊欣賞湘西美景,一邊與我這個“幺妹局長”互動交流,好不熱鬧。
“幺妹局長”向汝蓮短視頻劇照。
本人供圖當然,我們要“流量”,更要“留人”,要“出圈”,更要“出彩”。如果說,文旅資源稟賦是天賜的良機,那么,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才是我們真正的“硬實力”,才能實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成為滿足游客期待與向往的“詩與遠方”。
今年春節,我們提前謀劃部署了“神秘湘西過大年”等一系列活動,推出一大批年味十足、內容豐富的民俗文化活動。乾州古城醒目的“玉兔呈祥 恭賀新春”打卡點,大人小孩都喜愛的宇航員兔子、兔子燈等兔元素隨處可見。鳳凰古城內,苗族姑娘登高掛燈籠,工作人員打起糍粑,送給游客品嘗。惹巴拉土家梯瑪、土家打溜子、民族傳統體育體驗輪番上演,讓游客感受到湘西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
春節假期,我們推出了鳳凰旅游磁浮觀光快線、鳳仙境·森林溫泉藝術小鎮等一大批新產品新業態,更好地滿足游客多元化、個性化的旅游需求。我們以更開闊的胸襟、更便捷的條件和更安全舒適的環境,喜迎八方來客,交出了文旅市場復蘇的亮麗答卷:我州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均排名全省第二,僅次于省會長沙。
我是一個從事了20余年旅游工作的老旅游人,當過講解員、干過牽馬人,這些年從事旅游管理,還做起了受人關注的自媒體。說起拍視頻的緣起,還是2021年我帶隊到廣東,偶然受到關注,后來我就開設了自己的視頻賬號,嘗試拍攝多種風格的視頻,在這個過程中我也逐漸認識到互聯網的強大。
劉洪變裝視頻劇照。
本人供圖為什么選擇“古裝大俠”形象?甘孜自古以來就是連接西北、西南,促進民族大團結的“走廊”,是藏、漢貿易的主要集散地和“茶馬互市”的中心,有商幫、馬隊等經過,沿途也有驛站、鏢局以及負責護送的“俠客”。我們在金庸的小說里讀到過鏢局押送貨物的故事。我想,甘孜當年或許也是這樣。所以,我就想到通過短視頻,讓網友跨時空感受藏、漢等民族在經濟和文化上的交融場景。
在網絡上受到廣泛關注,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必然性就是源于甘孜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風光、璀璨厚重的歷史人文以及瑰麗絢爛的民族風情。這里文化旅游資源富集,集中了四川省50%未開發的世界級旅游資源,是孕育格薩爾英雄史詩和康定情歌的祥瑞土地,也是世界旅游組織定義的“中國具有推行世界的自然生態和康巴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川甘孜縣格薩爾王城景區。
這些年從事旅游工作的經歷,尤其是這兩年的經歷,讓我明白了一個真諦——只有真誠為游客服務,才能得到游客的認可。簡而言之,就是必須堅持真善美,必須始終堅持說真話、干善事、推美景,這是甘孜旅游行穩致遠的人文基石。
對標世界一流旅游勝地,我們甘孜旅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我們將大力發展紅色體驗、山地戶外、文化探秘、寫生攝影、康療養生、親子研學等新興產業和產品。同時,我們也將從文旅產品、公共設施、服務環境三個方面推進國際文旅目的地打造。從細節上來說,比如我們的床普遍只有兩米長,為了滿足高個子游客的需求,一部分床就要加長;飲食上,藏餐是特色,食材雖然好,但烹飪手段還需要創新,因此我們建立了甘孜州藏餐研發中心,研究高原食材的西式和中式烹飪方法,讓國內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能在甘孜吃到自己喜歡的佳肴。
讓我們在美麗阿克蘇相遇
講述人: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天山托木爾大峽谷景區導游 佐麗胡馬熱·尤力達西
導游是一個景區變化、發展的見證人。今年是我在大峽谷景區工作的第3年,我親眼見證了大峽谷的發展“景色”。
天山托木爾大峽谷是天山南北規模大、美學價值高的紅層峽谷,被譽為“峽谷之王”。2021年7月以來,天山托木爾大峽谷景區啟動了改造升級項目,打造天山托木爾大峽谷恐龍主題科普體驗園、荒漠野生動植物園、科普研學基地、火星營地等旅游景點。景區又完善了7處安全島,升級改造了游客服務中心、登山木棧道和10處觀景臺,打造了環景區86.83公里旅游風景道及附屬設施。
今天春節到現在,景區廣泛開展具有民族風情和歷史文化韻味的文化展演活動,比如民俗文化表演、“天山之巔”越野計時挑戰賽、絲綢之路漢服沉浸式體驗等。這些常態化活動吸引了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讓大家能全方位、立體化游覽大峽谷。作為一名景區工作者,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游客越來越多,評價越來越好。
逛恐龍樂園、賞峽谷奇觀、體驗戶外拓展訓練……來大峽谷,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人能游玩整整一天。值得一提的是,自1月9日起,阿克蘇地區開展2023年“絲路冰雪季·樂享阿克蘇”文旅消費券促消費活動,一家三口就可以減免120元,這對進一步提振消費信心、激發消費活力發揮了作用。看到游客玩得開心,在網上發布游玩的照片和視頻,我很驕傲自己選擇了這個職業。讓我們在美麗的阿克蘇相遇吧!
非遺激發旅游新活力
講述人: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光昌
貴州天柱縣“四十八寨歌節”民歌挑戰賽現場。 金可文攝今年正月,在我們天柱縣三門塘村,遠近聞名的“四十八寨歌節”民歌挑戰賽火熱開展,歌賽中還有侗戲、陽戲串場,讓游客們暢享“非遺文化大餐”。大家紛紛表示,這些表演讓人感覺年味又濃起來了呢!
挑戰賽上,酒歌、情歌、贊歌、古歌四大歌類擂主,接受70多名選手的挑戰。一攻一守,從上午唱到下午。令人點贊的是,這些民間歌手都很“潮”,盤古開天地、三國、初相會等故事信手拈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反映當代主題的唱詞更是朗朗上口。作為串場節目,侗戲《寒江關》《穆桂英掛帥》風格獨具,武生表演氣勢雄渾;陽戲《打渡過江》《賣紗學打》,演員唱法嫻熟,動作柔和嫵媚。競技臺前座無虛席,場內和圍廊擠滿了慕名而來的游客。大家紛紛舉起手機拍攝、直播,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承載鄉音的侗戲、凝聚鄉情的陽戲、喚起鄉愁的“四十八寨歌節”,是三門塘獨具特色的風俗年景,為這里吸引了大量游客。楊柳侗戲劇團負責人周宗治因此感慨,今年,有更多游客來看侗戲表演,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激勵!
春節期間,天柱縣各村寨的非遺展演活動此起彼伏,全縣上下在享年俗、品年味,快快樂樂過大年的同時,也拉動了當地旅游的發展,激活了消費熱情。三門塘侗家特色小吃油茶鋪店員劉青山告訴我,游客排著隊吃油茶,油茶供不應求,平均一天收入有2000多元。
今年春節假期,三門塘景區游客接待人次較同期和預期均大幅增長,高峰期日接待量突破1.2萬人次,大幅提升了當地旅游收入。天柱縣文旅局副局長、旅游中心主任袁燦平介紹,今年1月,天柱縣接待國內外游客10.2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0.92億元。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遺既是旅游的重要資源,也豐富了旅游的文化內涵。天柱縣非遺資源豐富,有“四十八寨歌節”國家級非遺項目1個,侗戲、陽戲等省級非遺項目12個,州級非遺項目19個。推進非遺與旅游融合,已成為天柱縣發展旅游業的“秘籍”。
專家視角
搶抓新機,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黃淵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破題之年。春節以來,隨著大眾出游意愿的增強和各地文旅特色產品的不斷“出圈”,旅游業復蘇迅速,“回暖”進程不斷加快。尤其是文旅資源豐富且稟賦優異的民族地區,“開門紅”后“持續紅”,文旅發展重獲新機。
挖潛資源,讓文旅發展“出圈”。
從1月底到2月15日元宵節,貴州凱里市下司古鎮“非遺過大年·元宵喜樂會”活動吸引15萬人次在線觀看,宣傳視頻全網播放量超280余萬人次;廣西柳州以“2022年度十大出圈小城”之名成為當代新青年心中的必去之地,螺螄粉當為首功……越來越多的文旅資源借助科技力量和網絡平臺,為更多人熟識和喜愛。與此同時,各地文旅干部也紛紛“觸網”,花式“出圈”,不遺余力推介當地文旅品牌。毋庸置疑,我國民族地區地域遼闊,風景獨特,文化異彩紛呈,物產豐饒多樣,很多原生態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得以完整保存,是旅游資源的寶庫。地文、水體、氣候等瑰麗的自然景觀數不勝數;飲食、服飾、建筑和節慶習俗等獨具魅力的人文景觀精彩紛呈;古城遺址、文化名城等歷史資源,延續著文脈、承載著記憶;別具特色的土特產品琳瑯滿目,讓人印象深刻……因此,要以旅游業強勢復蘇為契機,不斷挖潛民族地區文旅資源,讓文旅發展“出圈”,提升“熱度”,帶來更多關注度。
練好內功,讓文旅發展“出名”。
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策劃“世界苗鄉·養心彭水”主題系列活動,將民族文化與旅游業充分融合,已成為彭水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貴州在常態化開展“村晚”示范展示活動的基礎上,開展“村晚·千村百節”系列活動,將“村晚”與1000余個民族節慶相結合,以“村晚+”為新的文旅增長點,實時記錄鄉村的新變化和百姓美好生活的新故事。可見,民族地區光有旅游資源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讓這些資源“出名”,做到有內涵、有品位、有實力。因此,必須扎實練好內功,依托本土文化,利用旅游景區、度假區、休閑街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等旅游空間,提升文化底蘊,以此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打組合牌,讓文旅發展“出彩”。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積極打造卓扎灘原生態旅游景區冰雪文旅基地,推出滑雪、雪地摩托、空中熱氣球等30余個冬季娛樂項目,將冰雪“冷”資源轉化為旅游“熱”產業。同樣以此方式推進旅游發展的還有新疆多地。民族地區各種旅游資源富集,如何打好組合牌,合力推進文旅發展更“出彩”是一個重要方向。要推動民族文化與鄉村旅游、紅色旅游、冰雪旅游、康養旅游、體育旅游、研學旅游等的結合,建設各類旅游景區景點、主題樂園、暢游基地等,優化組合各類主題旅游線路,不斷延伸民族地區旅游產業鏈。“雙向奔赴”,讓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2023粵蒙“百萬人互游”廣東首發團剛剛結束旅程,“儂好大理 ‘滬’繪美好”文旅招商推介會前不久在上海召開,掀起了旅游業“雙向奔赴”的熱潮。隨著旅游市場復蘇,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門要積極擴大“朋友圈”,開啟旅游“傳送門”,讓文旅“雙向奔赴”持續熱下去。這種“雙向奔赴”,能讓更多的東部發達省份游客走進民族地區,助力文旅復蘇發展,更能在游玩中進一步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確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