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考亭書院
考亭書院位于建陽市考亭村,距縣城2.5公里。為南宋理學家朱熹晚年居住的講學之地。紹熙三年(1192年)朱熹筑室居此,因四方來求學的人眾多,復至于居室之東,稱為竹林精舍,后改名滄州精舍。寶慶元年(1225年)建陽縣令劉克莊建祠紀念,淳祐四年(1244年)詔為書院,御書“考亭書院”匾額。現只存明嘉靖十年(1531年)所建的書院門口石碑坊一座。
概述
位于福建省建陽市城區西南三公里處。書院背負青山,三面環水,景色清幽。宋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朱熹承父志建"竹林精舍"后更名"滄州精舍"(考亭書院)。在宋代四方學子不遠千里負笈到考亭求學問道,群賢畢至,形成學術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考亭學派"。朱熹在考亭書院授徒講學八年,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于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病歿。宋理宗時,程朱理學倍受重視,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詔為考亭書院,理宗皇帝趙昀御書匾額褒崇之。考亭書院因年湮代遠,風雨侵蝕而傾圮,予今僅存有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史蔣昭創修的石牌坊,建陽市政府于1998年興建朱子文公祠一座屹立在考亭玉枕山之巔。當今考亭書院已成為海內外朱子后裔及朝圣者的"闕里"。
最有影響書院
朱熹以及他的父親在閩北建有多座書院,其中最有影響的要數建在建陽麻陽溪畔的考亭書院了,建陽也因為了朱熹的考亭書院的影響被稱為“理學之邦”。這座位于武夷山南麓的普普通通的小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個縣邑之一,宋朝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朱熹晚年定居建陽,興教講學,著書立說,直至去世,給后人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考亭書院是朱熹一生中創辦的最后一座書院,初名竹林精舍。公元1194年,因生員日增,便將精舍加以擴建,更名為滄州精舍,并自號滄州病叟。他在考亭書院授徒講學八年,著述甚豐,完成了理學思想的最后體系。當時,四方學子不遠千里負笈到考亭求學問道,群賢畢至,形成學術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考亭學派。史學界有人認為,考亭書院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實際上以當時的規模而言,考亭書院遠不及白鹿洞、岳麓、睢陽、嵩陽四大書院,然而若以其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影響而論,考亭書院足以與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座書院相提并論。歷史上的考亭書院,就坐落在遠處的麻陽溪畔,規模宏大,有學堂、食堂、宿舍和操場,還有一個讓人想象不到的跑馬場,甚是氣派。由于朱老夫子理學思想的潛移默化,考亭村民崇學尚文,800多年來,一直妥善保護和使用著這座古老的書院,書院里一直是書聲朗朗。解放后,政府在這里辦學校,教書育人,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及至文革期間考亭書院仍然保護完好,60年代以前出生的考亭孩子,都在這里讀書成長。后來政府在書院下游建造水電站,書院被淹沒,明代后人重修的書院牌坊就是近年從水庫中打撈上來的。
朱子祠
進入朱子祠的大門,朱老夫子手持書卷,面目慈祥,微笑地凝視著每一位來訪者。座像上方懸掛一塊牌匾,上書“大儒世澤”四個大字,兩側是一副對聯:“誠意正心闡鄒魯之實學,主敬窮理紹濂洛之心傳”。祠堂只有一間廳堂,面積不大,在朱熹座像前擺一張四方桌作供臺,就沒有多少空間了,顯得十分緊促。兩側的廂房也顯得狹小,房柱上分別懸掛著朱熹的四句治家名言對聯:“讀書起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任何與朱熹有關的物品了,就連一張介紹資料和圖片都沒有。朱熹在考亭書院有很多副有名的題聯,比如“道迷前圣統;明誤遠方來。”“佩韋遵考訓;晦木謹師傳。”“愛君希道秦;憂國愿年豐。”
考亭書院現狀
現狀
現存的考亭書院面積約1500平方米,大門建在奎樓下,向東,取迎紫氣東來之瑞。門檐高達5米,門上有石匾,上刻“考亭書院”四字,字體穩重俊秀,與現存建陽的“考亭書院”石坊(明代嘉靖年間建)字跡相同。門檐后是奎樓二樓的耳窗,窗上有一石牌,刻有“奎閣”兩字,意取中魁入(內)閣。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樓高13米,青磚墻,綠琉璃瓦剪邊,樓頂兩側為鑊耳,雖經200年風雨,至今仍巍峨挺秀,也是福建現存最高大、完整的書院奎樓。書院大門左側沿街約40米屬于附祠。進門過奎樓是一開闊庭園,約300平方米,庭園南面為照璧。據今院里長者介紹,北面原為三排建筑,中座是祠堂,兩側為書屋祠堂與書屋之間為青云巷。祠堂是三進結構,前座是儀門,中座為大堂,大堂中間為大廳,高懸牌匾,兩側大柱有楹聯,大堂兩側是滿洲窗間隔的精美書房,是書院里資深望重的讀書人住讀之所,后座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也設有書房。祠堂兩旁的書屋很別致,每座亦為三進,每進為一套書屋,前為天井,通青云巷,里為屋。屋高6米,深8米,分兩層,下為廳,高4米多,對著天井,很寬敞,作讀書用。廳旁有樓梯登上層閣樓,閣樓作住用。書屋坐北朝南,冬暖夏涼,明亮通爽,祠堂靜穆,庭園清秀,確是在鬧市中讀書的好地方。按族規,女子是不準住在書院的。民國時期,這里成為學生宿舍,當時,廣州的大學、中學是沒有宿舍的,學生晚上要回家住,于是,書院成為省內族人子弟到省城讀書寄住之所。據介紹,有讀嶺南大學、顁勤大學的,也有讀真光中學、培正中學的。直到建國前,書院都沒有女眷。從清代到民國,書院也造就過進士、不少舉人和學者;至今,國內以及香港、美加的一些城市的朱氏族人,對書院仍很懷念。
考亭書院石牌坊
座落在童游鄉考亭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明嘉靖十年(1531年)巡按福建監察御史蔣詔及巡建寧道僉事張儉所立。系四柱三間五牌樓結構,高約10米,寬約8.6米。碑坊匾額“考亭書院”四大字傳為宋理宗御筆。枋柱間雕刻雄獅、麒麟、飛鳳、仙鶴等瑞獸祥禽及仙居道士等人物形象。石坊造型古樸、器宇軒昂。1966年西門電站建成蓄水,牌坊下半部被庫水淹沒。1983年由縣文物部門將其遷至玉尺山下。
考亭村
簡介
考亭村大有來歷,它位于建陽市西郊,是南宋理學家、教育家朱熹晚年著述講學之地,考亭書院是南宋時全國最有影響的書院之一。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朱熹在此創立了考亭學派,成為“閩學”之源。
歷史淵源
考亭村山環水繞,群山環抱,風景優美。朱熹之父朱松北宋宣和五年(1123)赴任政和縣尉,途中駐蹕建陽,考亭的碧水丹山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朱熹晚年遵從其父遺愿,于考亭筑室定居,并在居室東面建成竹林精舍,即后來的考亭書院。在考亭村口還有一奇特景觀——“樹抱佛”。這是一棵高三十余米、冠幅超過一畝的千年古樟,最讓人稱奇的是在離地面一米高處的樹身上有個洞,洞內藏有一尊高60多公分的泥塑像,而洞口直徑僅巴掌大——當時是如何把大塑像放進小洞口的?這可就成了個眾說紛紜的謎。考亭村還可以泛舟麻陽溪采蓮捕魚,頗有江南水鄉的風韻。
朱熹
朱熹(xī)(1130-1200年)中國南宋著名思想家。字元晦,后改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漢族人。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間為福建政和縣尉,后寓居福建。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14歲喪父,隨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紹興十八年(1148)中進士,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獄公事、秘閣修撰等職。后由趙汝愚推薦升任煥章閣侍制、侍講。慶元三年(1197),韓侂胄擅權,排斥趙汝愚,朱熹也被革職回家,慶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詔賜遺表恩澤,謚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后”,提出“存天理,滅人欲”。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艷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余,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薩蠻》(一)、《水調歌頭》(一)、《南鄉子》、《憶秦娥》(二)等。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其中以《菩薩蠻》(一)最有特色,該詞運用回文,每兩句互為顛倒,八句共四對,十分自然和諧,毫不牽強,而且頗有意境,構思之精巧極矣,足見晦庵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除詞外,還善作詩,《春日》和《觀書有感》是他最膾炙人口的詩作。其詞結有《晦庵詞》。
景區氣候
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光熱資源豐富。冬短夏長,氣候宜人,靜風多,溫差大,雨季集中。年平均氣溫18℃,無霜期282天,年平均降雨量1700——2400毫升,年平均日照1802小時。
周邊景點
宋慈墓
考亭陂石千年古樟包佛像景點
麻沙長坪游酢祠堂遺址
文公母祝氏墓
蔡氏大宗祠
寶山清蓮寺
多寶塔
白塔山風景區
庵山森林公園
朱熹陵園
西山風景區
北山太保廟景區
山東·江北水城 運河故都·聊城 195ca.com
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http://195ca.com/mobile/article/list/cateid-4.html
創始人
http://195ca.com/mobile/article/list/cateid-290.html
地址
劉寶平工作室_Mr.LiuStu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文旅學院旅游綜合實訓室
電話
點擊電話 直接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