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烏齊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北部,昌都地區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95°49′-96°58′,北緯30°58′-31°58′。北與青海省囊謙縣相連,西鄰丁青縣,南與八宿縣、洛隆縣接壤,東與昌都縣毗鄰。縣域西北至東南最大距離116千米,西南至東北最大距離71千米。總面積6355.48平方千米。總人口4萬人(2003年)。
線路分類: [古鎮村落]
景點地點: 國內 西藏自治區 昌都地區
本站推薦:
類烏齊縣
類烏齊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北部,昌都地區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95°49′-96°58′,北緯30°58′-31°58′。北與青海省囊謙縣相連,西鄰丁青縣,南與八宿縣、洛隆縣接壤,東與昌都縣毗鄰。縣域西北至東南最大距離116千米,西南至東北最大距離71千米。總面積6355.48平方千米。總人口4萬人(2003年)。
中文名稱: 類烏齊縣
外文名稱: Leiwuqi
所屬地區: 中國 西藏自治區
下轄地區: 桑多鎮、類烏齊鎮
電話區號: 0895
郵政區碼: 855600
地理位置: 東經95°49′北緯30°58′
面 積: 6147平方公里
人 口: 4萬人(2003年)
特 產: 大黃、三棵針、紅景天
基本概況
類烏齊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北部,昌都地區北部,地處念青唐古拉山余脈伯舒拉嶺西部,唐古拉山余脈他念他翁山東端。東西寬120公里,南北長110公里,總幅員面積614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降雨量55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2.6℃左右,無霜期30天左右。縣城所在地桑多鎮熱扎卡地處國道317線和214線交匯處,距拉薩947公里,距昌都地區所在地105公里,距邦達機場101公里,距青海省囊謙縣230公里,距成都市1400公里。
類烏齊縣行政隸屬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縣轄10個鄉(鎮),105個行政村、255個自然村。全縣擁有各類學校34所,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其中:中學一所。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7%以上。醫療衛生事業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縣城建有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各鄉(鎮)建有衛生所(站),常見疾病和一般手術可在當地醫治。
通訊事業發展較快,全縣10個鄉(鎮)均通電話,縣城已開通程控電話、移動電話、“好易通”網,通訊暢通便利。
能源以五個水電站組成為全縣的能源供應網,總裝機容量2640千瓦,另外還建有光伏電站6所。
類烏齊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素有“藏東明珠”、“西藏小瑞士”之稱。自然資源極為豐富,開發利用前景廣闊,區內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有廣闊的草原,有清澈的高原湖泊,有縱橫交錯、體態各異、氣勢多變的河川,有多種野生動物,有傳奇的“神山”……
類烏齊鎮歷史悠久。類烏齊寺有700多年的歷史,是西藏東北部著名的噶舉派寺院,具有藏、漢及尼泊爾結合的建筑風格。高37米,3層樓殿,雄偉壯觀,是一處極佳的名勝古跡游覽地。其它旅游景點還有伊日溫泉、馬查拉溶洞和西藏唯一的野鹿飼養場。
每年藏歷六月十五日“仲確”節在類烏齊鎮舉行,屆時青海、四川、云南迪慶等地的人們接瞳而來,朝拜寺廟轉神山,進行物資交流,其場面熱鬧非凡。
地理環境
類烏齊地處念青唐古拉山余脈伯舒拉嶺西北,他念他翁山東南。東部屬于典型的藏東高山峽谷型地貌,西部則屬于藏北高原地貌類型。地形沿瀾滄江支流吉曲、柴曲和格曲由西北向東南走向,呈現西高東低趨勢,平均海拔4500米,縣駐地海拔3810米。
類烏齊縣主要山脈有色吉山,海拔5258米,馬查拉山,海拔5220米,馬崩山,海拔5152米。
類烏齊縣境內水利資源豐富,吉曲、紫曲、格曲三大水系流經全縣各鄉(鎮),支流縱橫交錯,境內河流大部分為瀾滄江水系的支流,年平均涇流量為22.3億立方米,有近200個大小高原湖泊,還有遠近聞名的眾多溫泉。高原無鱗魚在全縣均有分布,漁業資源十分豐富。
類烏齊縣屬高原溫帶半濕潤性氣候。光照充足,年溫差小,晝夜溫差大,氣溫偏低。年平均氣溫2.5℃。1月份平均氣溫為-6℃,7月份平均氣溫為12℃。日平均氣溫5℃以上持續期在120天,日平均氣溫0℃以上持續期在250天。氣溫平均日差在15℃。年平均無霜期只有5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163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66毫米。
自然資源
類烏齊縣自然資源極為豐富,開發利用前景廣闊,也是經濟調整發展所依托的主要優勢。概括起來有林業資源、礦產資源、水產資源、貴重藥材和植物資源、旅游資源和畜產品資源等。
1、林業資源
類烏齊縣森林密布,大部分保持著原始生態,也是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經初步測定木材蓄積量為870多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26%。野生樹林有松樹、柏樹、樺樹、野白楊等喬木類和杜鵑樹,婆婆柳等各種灌木類。
2、水利和水產資源
吉曲、紫曲、格曲三大水系流經全縣各鄉鎮,支流密布。年平均涇流量為22.3億立方米,潛藏著巨大的水利資源,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高原無鱗魚在全縣均有分布,漁業資源十分豐富。
3、礦產資源:
主要有煤、錫、鉛鋅、銅、菱鎂礦、水晶石、鉛石(紅石榴寶石)、石膏、云母、大理石、石灰石、食鹽等。可供規模開采的有煤、錫、鉛鋅、菱鎂、食鹽等。
4、植物資源
主要有貴重藥材,如:蟲草、知(貝)母、人參果、紅景天、大黃、黃連、秦艽、雪蓮花、黨參、一枝篙、顛茄、三棵針等產量較大,動物性藥品主要有鹿茸、麝香、熊膽等。
5、野生動物資源
主要有馬鹿、獐子、石青羊、藏原羚、塔爾羊、棕熊、豺子、豺、狼、猞猁、水獺、旱獺、狐貍、草狐、石貂、貍貓、豬獾、猴和禿鷲等。
6、畜牧資源
類烏齊縣牧業比重較大,畜產品產量可觀,年產奶5900噸,酥油75萬斤,各類皮張8.7萬張,牛羊肉4213噸,還有毛絨類,可建畜產品加工廠。
7、旅游資源
類烏齊縣自然風光秀麗迷人,自然景觀極具特色,風土人情,宗教文化景觀豐富多彩。在整個西藏特別是在康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如:享有盛名的伊日溫泉,載著全藏的達垅噶舉名剎“查杰瑪”,影響遠及甘、青、川、滇的“仲確節”、西藏唯一的養鹿場等。類烏齊縣也因此獲得“藏東明珠”的美譽。
投資環境
經濟社會的全面調整發展帶動了類烏齊縣投資環境的極大改善,軟硬環境建設得以全面加強。全縣以“317”、“214”線國道為骨架的公路網已經形成,通車里程630公里,正在實施的“村村通路”工程將使交通條件上一個新臺階。全縣擁有各種機動車380余輛。年貨運量達15萬噸。通訊、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完備,10個鄉鎮均通電話,縣城已開通程控電話、移動電話、“好易通”網,通訊暢通便利。醫療條件極大改善,合作醫療覆蓋率達100%。賓達梯級電站、吉多電站、尚卡電站、何日瑪電站組成了全縣的能源供應網,總裝機容量2640千瓦,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能源保障。
以縣城為中心的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城市功能不斷完善。餐飲、娛樂、服務業發展迅猛,檔次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完全能滿足吃、住、行、玩的要求。縣城隨著江北路、渝中路、人行道彩磚鋪設,政府廣場、文化廣場、紫曲河公園廣場、文化活動中心等標志性建筑的順利完成,燈飾工程、綠化工程的實施,面貌煥然一新。已成為國道“317”線上最美的縣城之一。
類烏齊縣對外來投資者不僅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還將提供熱誠的服務。同時,在稅收、土地、金融等方面都將提供一系列的優惠政策。
氣候水文
氣候
屬高原溫帶半濕潤性氣候。光照充足,年溫差小,晝夜溫差大,氣溫偏低。年平均氣溫2.5℃。1月份平均氣溫為-6℃,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7月份平均氣溫為12℃。日平均氣溫5℃以上持續期在120天,日平均氣溫0℃以上持續期在250天。氣溫平均日差在15℃。年平均無霜期只有5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163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66毫米。
水文
河流主要有怒江、金河、昂曲河、總河長851公里。金河南北向貫穿縣境,二級支流發達,水利資源豐富,河網密度約0.81公里/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為18億立方米。
經濟概況
類烏齊縣的經濟以牧業為主,牧業占68%左右。全縣有純牧業鄉(鎮)5個60個行政村,有半農半牧鄉(鎮)5個45個行政村。2004年底,全縣國內生產總值22012萬元,其中:第一產業11667萬元,第二產業3962萬元,第三產業6383萬元,糧食總產1460萬斤,年末牲畜存欄235737頭(只、匹),農牧民人均收入2525元,其中現金收入1388元。區域經濟劃分為西北高寒草甸草場,西南高山峽谷林牧區,東部高山峽谷農、牧、林區,北部干熱河寬谷半濕潤農牧區。農作物主要有青裸、冬小麥、春小麥等。主要飼養耗牛、煽牛、黃牛入乙豐、綿羊、馬等。林木以松、柏、桑為主。現有電力、森工、機械、建筑、采礦、藥村加工等基礎工業。民族手工業產品主要有各種金銀首飾、民族宗教用品、道德、地毯等。
行政區劃
桑多鎮 總人口7551人。
類烏齊鎮 總人口5224人。
賓達鄉 總人口2096人。
卡瑪多鄉 總人口3939人。
尚卡鄉 總人口3448人。
伊日鄉 總人口2584人。
吉多鄉 總人口5059人。
崗色鄉 總人口1772人。
加桑卡鄉 總人口3722人。
長毛嶺鄉 總人口5500人。
歷史沿革
類烏齊,藏語意為“大山”。
唐代為吐蕃屬地。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統治西藏后,由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管轄。明代永樂年間類烏齊寺的主持被封為國師,管理此地。清代曾設恩達縣,清雍正四年(1726年)設類烏齊宗。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1918年噶廈政府直接派駐“拉尼”(相當縣長/宗本)和一個“代本”(團級)的軍隊,形成以噶舉派(白教)為主,政教合一的政權機構。
1950年前類烏齊宗管轄六大“本布”(頭人)區域,區域的百姓直屬類烏齊三大札倉領有。1959年時將六大本布中的“嘎瑪格若達那本”和“莫冬冷曲林本”的區域劃歸昌都縣,將八宿甲桑卡和原三十九族的少部分地區劃入類烏齊宗,1960年成立類烏齊縣人民政府,縣駐地設在類烏齊鎮。轄甲桑卡、恩達(現為桑多鎮)、尚卡、長毛嶺、瑪利等5個區。1962年新建巴夏區(現卡瑪多鄉),1964年將瑪利區劃歸洛隆縣管轄,1972年縣政府駐地遷至桑多區,同年新建類烏齊區。
2005年8月9日,類烏齊馬鹿生活區域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旅游資源
類烏齊縣自然風光秀麗迷人,自然景觀極具特色,風土人情,宗教文化景觀豐富多彩。在整個西藏特別是在康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如:享有盛名的伊日溫泉,載著全藏的達垅噶舉名剎“查杰瑪”,影響遠及甘、青、川、滇的“仲確節”、西藏唯一的養鹿場等。類烏齊縣也因此獲得“藏東明珠”的美譽。
地形地貌
類烏齊地處念青唐古拉山余脈伯舒拉嶺西北,他念他翁山東南。東部屬于典型的藏東高山峽谷型地貌,西部則屬于藏北高原地貌類型。地形沿瀾滄江支流吉曲、柴曲和格曲由西北向東南走向,呈現西高東低趨勢,平均海拔4米,縣駐地海拔3810米。主要山脈有色吉山,海拔5258米,馬查拉山,海拔5220米,馬崩山,海拔5152米。
相關信息
公路交通:國道317線穿越縣境,與康青公路(昌都至青海省玉樹州)相連,經丁青縣可達那曲到拉薩。
郵政電信;有郵電局1座,開辦電報、傳真、長途電話、匯款等業務,但移動電話不能正常使用。
醫療衛生:有縣醫院一所,婦幼保健站1所,防疫站1所。
野生馬鹿場這是西藏唯一的野鹿飼養場,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飼養有野鹿100多頭,極具觀游價值。馬查拉溶洞距縣城15公里,洞內巖溶形成的鐘表乳石,形態各異。
“仲確”節藏歷六月十五日在類烏齊鎮舉行,千萬群眾朝拜寺廟轉神山,進行物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