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井又稱鹽礦,是食鹽的生產源頭之一,一般多指內陸地區的鹽礦,號稱“川東門戶”的萬縣(今重慶萬州),湖北省潛江縣,四川省的自貢,其石鹽儲量都十分豐富。另外也有鹽井縣,鹽井縣地處西藏自治區東部,昌都地區東南部,橫斷山脈、寧靜山脈南北貫通,東有金沙江,西有瀾滄江,自然資源豐富,現辟有鹽井自然保護區。
線路分類: [農業觀光]
景點地點: 國內 西藏自治區 昌都地區
本站推薦:
鹽井
鹽井又稱鹽礦,是食鹽的生產源頭之一,一般多指內陸地區的鹽礦,號稱“川東門戶”的萬縣(今重慶萬州),湖北省潛江縣,四川省的自貢,其石鹽儲量都十分豐富。另外也有鹽井縣,鹽井縣地處西藏自治區東部,昌都地區東南部,橫斷山脈、寧靜山脈南北貫通,東有金沙江,西有瀾滄江,自然資源豐富,現辟有鹽井自然保護區。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縣。
基本概況
鹽井的正式名稱是“西藏自治區芒康縣鹽井納西民族鄉”。它地處西藏自治區東南端,位于橫斷山區瀾滄江東岸芒康縣和德欽縣之間,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東北與四川巴塘相鄰,南與云南德欽接壤,西與西藏左貢縣扎玉、碧土、門孔等相連,氣候相對炎熱,盛產青稞、大麥、玉米、小米等農作物,以及蘋果、梨子、石榴、核桃、西瓜等。
鹽井是西藏一個神奇的地方,歷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詔的要道,也是滇茶運往西藏的必經之路。鹽井鹽田這道人文景觀現在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曬鹽風景線,難怪同行的上海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專家王大悟先生向西藏昌都政府大力提議應該致力于將鹽井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鹽井也是一個在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納西族和藏族的本土文化、納西族的東巴教、藏族的藏傳佛教和19世紀傳入的天主教文化,和諧地共存在這個橫斷山的峽谷古鎮里。鹽井地處西藏自治區東部,昌都地區東南部,橫斷山脈、寧靜山脈南北貫通,東有金沙江,西有瀾滄江,自然資源豐富,現辟有鹽井自然保護區。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設鄉。
地理位置
地處東經98°28′—99°06′,北緯28°37′—29°30′。東與四川省巴塘縣隔江相望,南與云南省德欽縣毗鄰,西連碧土縣,北接芒康縣。縣駐地鹽井鄉距拉薩市1366公里。距昌都550公里。縣域總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耕地3.96萬畝。
政區沿革
鹽井為漢語名,以當地特產井鹽而得名,藏語稱為擦卡洛。清光緒三十四(1908年)設鹽井宗,1912年后為西康省管轄,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1950年為昌都地區解放委員會管轄,1960年鹽井縣與寧靜縣合并稱寧靜縣,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恢復設鹽井縣。
地形地貌
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與云貴高原接壤,屬三江流域峽谷區,地勢北高南低。主要山脈有寧靜山、怒山等,最高峰朋波日峰海拔5084米。
氣候水文
氣候:屬高原溫帶半濕潤性季風型氣候。光照充足,干濕季分明,夏季溫和潮濕,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10℃。1月份平均氣溫—2℃,7月份平均氣候16℃。平均年降水量約500毫米。
水文:境內水系發達,東有金沙江,西有瀾滄江,中有中巖曲河,河流均為南北流向。水能資源十分豐富。
自然資源
鹽泉資源豐富,較集中于上鹽井、下鹽井、加達3處,共有鹽泉83個,流量為每日140—2288立方米。野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鹽井自然保護區內屬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即達近50種,如 滇金絲猴、白唇鹿、馬來熊、水鹿、黑鸛等。野生植物資源也相當豐富,原始森林中有松、杉、柏等樹種,林下有貝母、蟲草、靈之、黨參等多種藥材;有木耳、松茸、猴頭菌、等食用菌;果木有梨、桃、桔、蘋果、葡萄、石榴等。
交通運輸
鹽井鹽田是世界上獨有的人文景觀。鹽井位于川、滇、藏三省區交界處,是云南入藏的門戶,現有滇藏公路縱貫境內,北接川藏公路。是西藏到沿海的最近路線。東有金沙江,西有瀾滄江,中有中巖曲河。
禮縣鹽官境內,是當年杜甫入蜀的必經之路,其還為鹽井賦詩:鹵中草木白,青者官鹽煙。
官作既有程,煮鹽煙在川。
汲井歲榾榾,出車日連連。
自公斗三百,轉致斛六千。
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闐。
我何良嘆嗟,物理固自然。
醫療衛生:建有鄉衛生院1所。
旅游:全西藏唯一一座天主教堂——鹽井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
大多數人眼里,藏傳佛教是中國西藏自治區藏族群眾唯一的宗教。但84歲的莉莎用事實證明,陪伴她一生的神,不是東方的釋迦牟尼,而是西方的耶穌。有著上百年歷史的鹽井天主教堂,是西藏目前唯一保存下來并持續在使用中的天主教建筑,它的存在,證明了不同宗教在西藏可以和諧相處。位于西藏昌都芒康縣納西民族鄉的鹽井天主教堂,是西方與藏族建筑藝術的罕見結合,其內部裝飾是典型的哥特式高大拱頂,天花板上繪滿了《圣經》題材的壁畫,而外部則呈“梯”字形,是藏族民居常見式樣,只有建筑外墻正中的大十字架提醒著人們這是一所教堂。
教堂所在地上鹽井村不到一千個村民,是這座教堂主要的信仰人群。西藏和平解放前,政教合一的噶廈地方政府嚴格限制其它宗教進入西藏地區。一位法國傳教士在1855年卻通過與當地政府的交易,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換來了修建教堂所需的地皮與水源,并興建了這幢占地6000平方米的天主教堂。1855至1959年間,先后有17名不同身份的外國傳教士來到這里傳教。
村里900多人中,信仰天主教的有600多人,再加上村外的一些信徒,這里總共有740多名天主教徒。有趣的是,村里新出生的小孩也會被家長帶到教堂,請神父取個“保羅”、“安妮”這樣的“教名”,伴隨他們終生,不再另取藏族名字。他們死后也是按照天主教的儀軌進行土葬。
天主教給這一村莊帶來不少異國風俗,而另一方面,和藏文化的長久融合又呈現出別樣的意趣。當地不少青年男女在戀愛的時候,分別信仰佛教或天主教,家人也不會阻止他們結合。婚后,二人還是各信各的宗教,耶穌和釋迦牟尼像可以共處一室。出生的孩子信仰什么,多半還看孩子本人的意愿。天主教信民是只占西藏宗教人口極少數的群體,和佛教教徒民族相同、生活習慣相同。盡管信仰上存在差異,但多年來,他們和周圍佛教信徒從沒發生宗教間的沖突。
這里的天主教信民仍然把藏歷新年當作一年的起始,傳教士穿的是藏裝,信徒使用的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套藏文版《圣經》,教堂外部也是藏族民居的建筑風格,連在圣母瑪麗亞像前敬獻的都是藏族傳統的哈達。在像圣誕節這樣傳統的西方節日里,村里盡管沒有圣誕樹或圣誕老人,但教堂仍然會邀請臨近省份教堂的教友,甚至當地佛教寺廟的寺主和村里的佛教信徒前來歡聚。每年藏傳佛教傳統的“跳神節”到來時,神父與天主教民們也會得到邀請,和佛教信徒共同欣賞“神舞”來歡慶佛教節日。
鹽田概述
鹽井歷史悠久,早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前,西藏的部落各占一方的時候就有鹽田,傳說在朵康六崗當中,芒康崗是產食鹽的崗,所以很出名。傳說中的格薩爾王和納西王羌巴爭奪鹽井食鹽而發生的交戰,叫“羌嶺之戰”,最后格薩爾王戰勝了羌巴,占領了鹽井,活捉了納西王的兒子友拉,到西藏吐蕃王朝后期,納西王子友拉成了格薩爾王的納西大臣,鹽田給了納西王子友拉,一直到現在還都保留著最古老、最原始的制鹽生產方式。
鹽井所產之鹽還有些獨特之處,如瀾滄江兩岸,西岸地勢低緩,鹽田較寬,所產的鹽為淡紅色,因采鹽高峰期多在3―5月,俗稱桃花鹽,又名紅鹽;江東地勢較窄,鹽田不成塊,一處一處的,但產的鹽卻是純白色,稱為白鹽。紅鹽和白鹽的顏色與土質有關。紅鹽產量高,但價格低;白鹽多在江東高地筑田曬得,量少,略貴。世代采鹽的鹽井人最怕陰雨連天,日照不足,出鹽極慢且少,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還容易出現水患沖毀鹽田。洪水季節,鹵井將被淹沒掩埋。昌都地區準備將其列為受到保護的“鹽井鹽田博物館”。
鹽井自古就有產鹽的歷史,而鹽田又成為這里獨有的一道人造景觀。所謂的鹽田,其實是在洶涌澎湃的瀾滄江邊搭建的一些土木結構的平臺。順著鹽田之間的小道下坡,鹽水井就挖在江邊。這兒的鹽水井有的深近10米,工人們身背圓柱形的木桶,將鹵水存儲在鹽田邊的槽溝里,其他的工人將鹵水從槽內舀出倒入鹽田里。經過一天日頭的暴曬和江風的吹拂,第二天,鹽田里就會結晶出白色的鹽粒了。 依山搭建層層的鹽田氣勢雄偉,鹽民們沿著祖先的足跡,走在崎嶇險峻的小道上辛勤地勞作,在延續生命的同時也創造著世界上獨特的景觀。
鹽井的鹽田,被稱為“陽光與風的作品”,仍完整保留著世界獨一無二的古老制鹽術。更為神奇的是采用同一處的鹵水源,相同的加工器材和同樣的 加工技藝,但在瀾滄江兩岸制成的鹽卻呈紅、白兩色。鹽民在瀾滄江兩岸上層層疊疊建起幾千塊鹽田,每次灌滿鹵水,兩三天就能在每塊鹽田上收獲結晶鹽10來公斤。
旅游信息
昌都地區距離幫達機場較近的地方一年四季均可旅游,其它地方因處于高山峽谷區,11月至次年3月大都大雪封山,而7、8月雨季時泥石流和塌方較多。因此5、6、9月是去昌都旅游的最佳季節。
鹽井鎮
鹽井鎮為鹽源縣轄鎮,縣人民政府駐地,位于縣境中部偏南,海拔2536米,城區面積約1平方公里,人口1萬余人。轄4村,5個居民委員會。
西漢為定管縣治,北周置定管鎮,唐初為昆明縣治,南詔時期為香城郡治,名昆明城。元代設閏鹽州,其后改設閏鹽縣。明代設鹽井管民千戶。1942年置白鹽井鎮。1950年置鹽井鄉,1952年縣人民政府由衛城遷此。1979年設鎮。
歷史上,鹽源一直以制鹽業著名,民國中后期,僅制鹽業即達135戶,其它工商服務業達400余戶。解放后,建立國營鹽廠,進行工業化生產。80年代以來,大力發展蘋果種植業,列為省內蘋果生產商品基地,蘋果銷至省內外各地。1990年鎮內有工商企業133個,個體工商戶729戶。
民國年間,城內有18條街巷,主要為石板和卵石路面,民國二十七年后,部分路面改為三合土,解放后,進行城鎮建設規劃,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80年代后先后修建向陽路、民中路、國林路、果場路、公園路等水泥路,總長13.45公里,整治下水道,種植行道樹,修建公共娛樂場所和環衛設施。
明清至民國時期,城內房屋建設除民房、公署外,城區外修建了48座大廟、72座小廟。解放后,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增加,房屋建設迅速發展。80年代后,私房建筑迅速增加,從1983~1990年,私房建筑面積即達4萬余平方米。至1990年,全鎮房屋建筑面積達48.81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