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山景區是天津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三大景區之一,總面積7600畝,主峰會仙峰海拔741米。山勢雄曲,松林蔥翠,是薊縣十大歷史名山之一。黃花山因遍地黃花而得名。薊縣林業局依托豐富的森林和自然景觀資源,堅持“以人為本、嚴格保護、統籌規劃、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經過兩年多的開發建設,投資1000多萬元,先后完成了11千米景區道路、4.3千米旅游步道、100平方米游客服務中心、5600平方米停車場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線路分類: [名山奇峰]
景點地點: 國內 天津市
本站推薦:
薊縣黃花山風景區
景區概況
黃花山景區是天津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三大景區之一,總面積7600畝,主峰會仙峰海拔741米。山勢雄曲,松林蔥翠,是薊縣十大歷史名山之一。黃花山因遍地黃花而得名。薊縣林業局依托豐富的森林和自然景觀資源,堅持“以人為本、嚴格保護、統籌規劃、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經過兩年多的開發建設,投資1000多萬元,先后完成了11千米景區道路、4.3千米旅游步道、100平方米游客服務中心、5600平方米停車場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發掘了觀景亭、知青林、石海、丁香林、朝陽洞、古烽火臺等景點,萬壽興隆觀正在恢復之中,景區初步具備了對外開放的條件。
地理位置
黃花山景區處在京、津、冀黃金旅游帶上,東倚世界文化遺產清東陵,西連八仙山、梨木臺、黃崖關長城,南望碧波萬頃的翠屏湖。由縣城向東二十五公里,邦喜公路連接東陵路直通景區,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黃花山孤峰突兀,林海蒼茫,森林植物垂直分布帶明顯,森林覆蓋率90%以上。景區內生長著高等維管束植物89科362種,喬、灌、草結合構成了穩定的自然生態體系,是華北地區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性植被的典型代表。在景區茂密的森林之中還棲息、繁衍著眾多的野生動物?,F已發現429種,分屬于34目136科,如哺乳類、爬行類、兩棲類、鳥類及昆蟲類等,是極佳的生態環境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人文歷史
黃花山文化底蘊深厚,道教文化自明洪武三十一年就在黃花山傳播,萬歷三十八年敕建了黃花山興隆觀,并賜嵐峰道長為高子真人,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當地人將此道觀俗稱為“鐵瓦寺”,山頂還建有古烽火臺。清康熙二十四年又敕建萬壽興隆觀,將鐵瓦更換成黃色的琉璃瓦,并被封為御用廟觀,受北京理藩院管轄,觀中道士為皇家謁陵詠經服務。黃花山南麓建有榮親王等六座清王爺陵寢、清東陵風水墻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清東陵的重要組成部分。
早在明朝時期,此山即有名。明朝人馬思恭對山之美景贊嘆有加。“群峰幽岫,又若星羅,空水澄鮮,碧天一色,紅塵漸遠,白云頓興。
從清康熙年間《薊州志》收錄的明朝人馬思恭《黃花山興隆觀碑記》和清代徐家炎《重修萬壽興隆觀記》中,可以清楚地了解黃花山開發建設歷史。明朝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薊城嵐峰高子云游至黃花山,并在此山洞居住修行,當時尚未有祀。明神宗母后即李太后生病,做了一個夢,夢見到黃花山乞水,病遂愈。為圓李太后感乞水愈疾之夢,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在黃花山上興建道觀,曰萬壽興隆觀,觀中間供奉玉皇大帝,并賜高子真人之號。觀建成后,層層殿宇,巍巍法像,一時四方景仰。隨著時間推移,至高真人四世孫曹,大庭毀壞嚴重。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修。到了清代,黃花山南麓先后建立了六座皇家園寢,從西向東依次埋葬著順治第四子榮親王;康熙第二子、兩立兩廢太子胤礽;順治第二子裕親王福全;順治第七子淳親王隆禧;康熙第一子、英勇善戰的“達摩蘇王”允;康熙第十四子、征西大將軍胤禎。這里名副其實成了清東陵的一部分。這些園寢經孫殿英軍隊盜掘和“文革?時期破壞,僅存石碑。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解放軍在山頂建立軍事雷達站,一時黃花山成為軍事重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雷達站撤銷,現僅存一些軍事建筑。
地址結構
黃花山由世界上最古老的距今36億年的變質巖和距今18億年的沉積巖構成,山體形成于1.8億年前的中生代“燕山造山運動”。景區內既有36億年和18億年的山體跨越,也有17億年和18億年的巖體跨越,因山體崩塌形成的石海極為壯觀。黃花山富含金礦、銀礦和鐵礦,按目前所擁有的森林、自然景觀和礦產資源而言,黃花山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金山”。
旅游資源
黃花山打開山門暑期納客,使封閉隔絕幾個世紀的黃花山終于從深閨中走出來,讓更多的游客在欣賞和體驗薊縣壯麗秀美的自然風光,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感受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愉悅心情的同時,更深層次地了解黃花山濃郁的道教文化氛圍。不僅豐富了薊縣的旅游內容,同時對薊縣旅游業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地址:天津市薊縣下營鎮境內(薊縣與河北省遵化市的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