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北大江中,一山如碧玉浮於江天,峭壁嵯峨,林木蔥蘢,此即號為中流砥柱的焦山。山不高不大,卻素以山藏古寺,石碑林立而出名。與「金山寺裹山」相映,向有「焦山山裹寺」之說,小小一個島,曾有十三處寺字羅布。定慧寺,始建於東漢興平年間,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歷史。原名普濟寺,宋朝時稱普濟禪院,元代改稱焦山寺,清康熙南巡游焦山時改名為「定慧寺」。
線路分類: [宗教旅游]
景點地點: 國內 江蘇省 蘇州市
本站推薦:
定慧寺
寺廟簡介
江東北大江中,一山如碧玉浮於江天,峭壁嵯峨,林木蔥蘢,此即號為中流砥柱的焦山。山不高不大,卻素以山藏古寺,石碑林立而出名。與「金山寺裹山」相映,向有「焦山山裹寺」之說,小小一個島,曾有十三處寺字羅布。
定慧寺,始建於東漢興平年間,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歷史。原名普濟寺,宋朝時稱普濟禪院,元代改稱焦山寺,清康熙南巡游焦山時改名為「定慧寺」。
定慧寺規模宏大,明代全盛時期,有殿宇九十八間、僧侶三千人,參禪的僧侶達數萬人,加上定慧寺兩旁還有十八個庵寺,稱「十八房」,故在佛教禪寺中有著顯赫地位,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古剎,曾有「十方叢林」、「歷代祖庭」之稱。
定慧寺代有名僧。玄奘大師的弟子法寶來山創建大雄寶殿,傳法相宗;鑒真的弟子神邕也來山住持,傳天如宗;後唐枯木禪師重修大殿,并建枯木堂..抗曰戰爭期間,方丈靜嚴積極抗曰,面對日寇酷刑,依然堅貞不屈。
景觀特色
定慧寺天王殿前有一座木結構的古式方亭,亭中豎立了一塊石碑,碑面上刻有乾隆第一次南巡時作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來焦山時作的「游焦山作歌疊舊作韻」。因是皇帝手書刻碑建亭,故稱「御碑亭」。
定慧寺最著名的古跡當數《瘞鶴銘》,為晉王羲之手書刻石,人贊為「大字之祖」。相傳有一年春天,王羲之路過焦山山南一座小寺,耳旁忽響起鶴鳴聲,只見一雙仙鶴突然亮開雙翅,沖入云霄,一前一後,上下翻飛,盤旋起舞,煞是美麗迷人。王羲之看得呆了,隨著仙鶴的舞姿,手指不停地畫來畫去,嘴里喃喃自語∶「要是寫字能像這樣漂亮,該有多好!」飼養仙鶴的定慧寺住持見此就要將鶴賣給他,王羲之欣然買下,但當時有事遠行,托住持照管這對仙鶴。王羲之逆江而上,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想起焦山的山明水秀和仙鶴的空中舞姿,體悟出了書法之道,再寫出的字宛若仙手仙書,出神入化。等再回焦山,住持告訴王羲之,雄鶴在他走後不久病死,雌鶴也不吃不喝而死。王羲之來到鶴墳前,揮筆寫下了《瘞鶴銘》,傾吐對仙鶴的思念。情動於中而發於外,書法確是神來之筆。近看字工筆勢開張,點畫飛動,變化無窮,不落俗套。遠看卻似仙鶴,有的伸長頭頸,細長而纖巧;有的臥於地下,瀟灑而嫵媚;有的蹺起一蘋腳,強勁而凝煉。整個石碑就好像有無數蘋仙鶴展開雙翅,在云霄中穿行,翩翩起舞。從江里撈出的五塊《瘞鶴銘》殘石,被連成整塊,嵌在焦山的寶墨軒正中墻上,幾個瀟灑縱橫、雄渾奇妙的大字,吸引無數游人。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鳳凰街定慧寺巷1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