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陜甘會館位于開封市中心偏北,坐落在明代中山王徐達后裔的府第舊址上,以磚、石、木雕藝術的“三絕”譽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時期建筑藝術的代表作。 會館又稱“同鄉會”,是舊社會都市中同鄉或同業的民間性團體。“會館”之名始見于明代。開封的山陜甘會館建于清乾隆年間。起初是山陜兩省的富商為擴大經營,保護自身利益籌結同鄉會,后又加入甘肅籍商人,遂名“山陜甘會館”。
線路分類: [歷史遺產]
景點地點: 國內 河南省 開封市
本站推薦:
山陜甘會館位于開封市中心偏北,坐落在明代中山王徐達后裔的府第舊址上,以磚、石、木雕藝術的“三絕”譽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時期建筑藝術的代表作。
簡介
山陜甘會館位于開封市中心偏北,坐落在明代中山王徐達后裔的府第舊址上,以磚、石、木雕藝術的“三絕”譽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時期建筑藝術的代表作。 會館又稱“同鄉會”,是舊社會都市中同鄉或同業的民間性團體。“會館”之名始見于明代。開封的山陜甘會館建于清乾隆年間。起初是山陜兩省的富商為擴大經營,保護自身利益籌結同鄉會,后又加入甘肅籍商人,遂名“山陜甘會館”。山陜甘會館為一處庭院式的建筑,主體建筑如照壁、戲樓、牌樓、大殿等置于中軸線上,附屬建筑位于東西兩側。照壁臨街而建。
會館又稱“同鄉會”,是舊社會都市中同鄉或同業的民間性團體。“會館”之名始見于明代。開封的山陜甘會館建于清乾隆年間。起初是山陜兩省的富商為擴大經營,保護自身利益籌結同鄉會,后又加入甘肅籍商人,遂名“山陜甘會館”。
藝術特色
山陜甘會館為一處庭院式的建筑,主體建筑如照壁、戲樓、牌樓、大殿等置于中軸線上,附屬建筑位于東西兩側。照壁臨街而建,覆以廡殿頂、綠琉璃瓦,顯得方正莊重。正面透空磚雕人物、鳥啟、花果、博古等圖案,背面正中嵌有一塊五尺見方的石雕,外方內圓,浮雕雙龍戲珠,襯以十二條小龍盤繞,外以花紋摟圈。照壁兩側有飛檐高聳的東西掖門。進入會館,迎面是戲樓。穿過戲樓的門洞,正對的是牌樓和大殿。大殿是會館最主要的建筑,殿內供奉的是關公像。大殿巍峨氣派,最精彩的是殿檐下的裝飾木雕,上下寬度達170厘米,雕刻題材有象征吉祥如意各種瓜果、花鳥、動植物、山水、人物、神獸、龍鳳等,雕刻技法精湛,其景物玲瓏剔透,栩栩如生,加之丹青彩畫,更顯得絢麗多彩,金碧交輝。
由照壁入內,東西兩廂,鐘鼓樓對峙。樓均兩層飛檐,高約三丈。順甬道向北有牌樓一座,五樓三牌坊,中樞高聳,左右夾輔,飛檐參差,斗拱交互。上覆黃綠琉璃瓦,金瑩耀目。牌樓正北為二殿,殿為三間,高三丈,廣二丈五尺,深一丈六尺。檐下雕刻雙龍戲珠。二殿北為正殿,十間,高三丈余,廣八丈,深六丈。黃綠琉璃瓦覆頂。兩側為東西配殿。這些殿宇都裝飾精美的木雕,從飛禽、走獸到花果、器物;從人物,神仙故事到吉祥圖案,內容豐富、色彩各異。整個會館的磚雕、石雕。木雕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建筑是空間藝術,音樂是時間藝術,以音樂擬建筑,因此中國建筑追求的是由空間的直觀向時間的知解滲透。會館的建筑藝術形象,講究屋宇的高低搭配、院落的長寬布局、庭廊的有機結合、門戶的安置對應等,這些浪漫的情調好像一個個動人以情的音符,讓人賞心悅目。
會館的建筑是由群體組成的布局美,他不像羅馬的萬神廟、巴黎圣母院、倫敦圣保羅教堂那樣激動人心的單體建筑。因而,人們到會館游覽,其藝術享受不在于單體建筑造型的欣賞,而在于群體序列的推移;不在于局部的雕琢趣味,而在于整體的神韻氣度;不在于突兀驚異,而在于節奏明晰;不在于可看,而在于可游。
最典型的莫過于磚、木、石三雕了,其題材豐富多彩,畫面駁雜變幻,幾乎包含了三教九流全部精粹的軼聞典故,給人們在觀賞中提供充分馳騁想象力的廣闊天地,觸景生情,收獲多多。
說它“浪漫”,是說會館的建筑形式的創作乃至全部建筑的規劃設計工作,都有會館主人的特殊勞動在里邊。明末計成寫的《園治》開宗明義就說:“世人興造,專主鳩匠,獨不聞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諺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對于有更多藝術成分的建筑,則“筑園之主,猶須什九,而用匠什一”。對這百分之七十乃至九十的“能主之人”,并不是要求其做到技術的先進、技藝的高超,而是創造審美的愉悅、內容的提供。它不是匠人,而是藝術家的構思。那精美的小算盤、“二龍戲蜘蛛”等圖案的奇思妙想,不僅是商家求吉的心理需要,更是藝術家審美心理的需要。關鍵在于這些商家不僅是理財的行家高手,還在于他們對建筑藝術的真知灼見和對民族審美精神的刻苦求索。
會館的建筑是官制與民間創造力的結合體,是規整 — 自由、和諧 — 跳躍、空間 — 時間、理性 — 浪漫等等審美意識和美的形式的交織融合。這就是乾隆風格的精粹所在,也是現代人無論有地位與否、有文化與否、有修養與否,各行各業人見人愛、人見人夸的奧秘所在。
會館大門
照壁,又稱樹屏、照墻、影墻,俗稱“影壁墻”。照壁是中國建筑獨有的形式。有的照放在大門之內,也有的放在院落門前,其功能是建筑物前的屏障,擋住外人的視線,使之不能對院內一覽無余,又成為人們進入院落前停歇和整理衣冠的地方。
照壁的歷史由來已久。在陜西扶風、歧山兩縣交界處發掘的西周遺址中,發現院落門前已有板筑照壁的殘跡。照壁從造型上可以分為一字形、八字形和依墻式等,從用材上看又可分為琉璃制、木制、石雕、磚砌等。照壁一般多用于宮殿、廟宇和富豪之家。
開封山陜甘會館的照壁為一字形,位于會館中軸線的最南端,臨街而設,沿街東西走向,壁體高8.60米,長16.50米,厚0.65米;整個照壁可分為臺基、壁體和廡殿頂三部分。系用青磚磨磚對縫而成。
臺基為青石須彌座,高1.40米,是中國傳統的基座形式之一。須彌為古印度的音譯,意為妙高,是傳說中古印度山名,是人類所居世界的中心,日月環繞此山旋轉,三界諸王依此層層建立,以須彌名座,取其穩固之意。須彌座之上為照壁壁體,兩面皆砌有磚雕牡丹和回字紋花框,背面花框內的不同位置砌有18條龍紋磚。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四角用石雕“云龍捧壽”形成岔角。壁芯為石雕“二龍戲珠”圖案,該石雕內為橢圓形,外為長方形,據說這與古人認識天體有關。古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會館照壁璧芯的造型正是古人對“天圓地方”說的具體反映。從整體上看,壁體雄偉大方,頗為華麗。壁體之上是磚飾人物、花卉、山水、鳥獸、博古圖等,題材多樣、技法精湛。磚飾以上為廡殿頂,覆以綠色琉璃瓦。
廡殿頂,是中國古代建筑屋頂等級最高形式。其屋面可分前、后、左、右四坡,并分由前、后坡相交的一條正脊及前后坡與左右坡相交形成的四條垂脊,因此,廡殿又稱四阿頂或五脊殿。正脊為綠色高浮雕荷花脊,兩端均置龍形大吻。大吻又稱鴟吻,龍口大開,咬住正脊,它既有較強防水功能,也是正脊上主要的裝飾構件。
照壁的背后是他書寫的“忠、義、仁、勇”四個大字,成為會館一景,不少游人在此駐足留影紀念。
會館戲樓
戲樓,又稱歌樓、樂樓。它位于會館照壁正北面的中軸線上,座南面北,正朝大殿內的關帝圣君。一般來講,較大的會館都有戲臺。
早在唐代就已經出現了專門的“舞臺”名稱。唐代崔令欽《教坊記》說;“于是內妓與兩院歌人,更代上舞臺唱歌”,又唐代杜牧《寄遠》詩曰“向無羅袖薄,誰念舞臺風”。 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這種舞臺的具體建筑形制不太清楚,但既然稱為“舞臺”,它的用途主要用于歌舞是明顯的。
我國古代戲臺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三面開口伸出式戲臺,建筑規模宏偉,裝飾比較華麗,為木結構建筑。屋頂根據臺的規模大小有多種形式,觀眾可以從戲臺三面觀看表演;另一種是一面開口鏡框式戲臺,這種鏡框式戲臺與現代舞臺相類似,只是今天鏡框式舞臺為長方形,古代的則是中間大,兩邊小。演戲時,兩邊用布擋著,中間敞開,為表演區,臺下觀眾只能從正面觀看演出。
會館的戲樓在“文革”中毀掉改為小學體育場,現存戲樓是從開封火神廟的戲樓移遷于此的。該戲樓平面布局呈“凸”字形,分上下兩層,下層有一南北通道,供人通行,有行走演出兩不妨礙的功能。東西兩側有臺階可直達戲臺。戲樓上部,分為前后兩部分,二者之間有一龍紋木雕屏風相隔。前臺是傳統的三面開口伸出式,為表演區,卷棚頂;后臺,硬山頂,供演員化妝休息之用。前臺檐角高翹,平板枋,額枋上雕有“云鶴圖”、“丹鳳朝陽”等圖案,雕刻工細。清代和民國有不少名角在此表演。清代每逢關帝圣君的忌日,即每年的正月十三(接武財神)、五月十三(關帝生辰)、九月十三(祭關帝日)都在這里大演關公戲。古人觀戲有感,寫楹聯云:“幻即是真,世態人情,描寫的淋漓盡致;今世猶古,新聞舊事,扮演來毫發不差。”又云:“臺上笑、臺下笑、臺上臺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很有哲理趣味性。
該戲樓雕花貼金、輝煌奪目、典雅精致,是開封保存下來的唯一的一座古代戲樓,甚為珍貴。
開封山陜甘會館鐘鼓二樓
鐘鼓二樓,在戲樓北邊的東西兩側。東為鐘樓,西為鼓樓。我國古代重鎮和規模較大的寺廟都設有鐘鼓樓。會館的鐘鼓樓是開封經過戰亂水患后唯一保存完好的建筑,彌足珍貴。
鼓樓的建筑形式與鐘樓相同,關于鼓樓的名稱來歷和含義,據《重修滑縣志》記載“北魏時,袞州多盜。李崇為刺史,乃村置一鼓樓,盜發之處,雙槌亂擊。四面諸村始聞者,撾鼓一通,次復聞者,以二為節次,后聞者以三為節次,各擊鼓千槌,諸村聞鼓,皆守要路。是以俄頃之間,聲布萬里之內……故后世效之。州縣多置鼓樓”。可見鼓樓始于北魏,為李崇所創,以此傳遞消息,便于擒賊捉盜。這種傳遞信息的方法,是繼烽火狼煙之后的又一創舉。但后來鼓樓逐漸失去原有的作用,而以建造之美供人觀賞。
凡登鐘鼓樓的游客,都會聯想到“晨鐘暮鼓”的成語。“晨鐘暮鼓” 本謂時日推移、循環不已,多指寺院早晚擊鐘敲鼓時用的,后常形容寺廟的寂寞生活,亦比喻令人及時警悟。
“晨鐘暮鼓”一語,最早見于唐李成用《山中》詩“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長掛情”。古人有許多詩句來描繪“晨鐘暮鼓”。北周庚信《庚子山集》中有“戌鳴夕鼓,山寺響晨鐘”;唐杜甫《杜工部草堂》有“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宋歐陽修《廬山高》詩“但見丹霞翠壁遠近映樓閣,晨鐘暮鼓杳靄羅幡幢”;宋陸游《劍南詩稿》有“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無休時”等等詩句。
俗話說登樓撞鐘,百事亨通;空中擊鼓,消災降福。愿鐘鼓的悠揚之音為游觀者帶來好運吉祥。
廂房
在大殿之前、戲樓之后,分列左右、相向而立的建筑稱廂房。東西廂房,每側各有房間八間,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面五間、北面三間各為一整體。東西廂房均為硬山頂,灰筒瓦屋面,屋面正脊飾高浮雕青磚牡丹花脊,兩端置青磚鴟吻,垂脊為獅、吼、馬、羊、魚走獸,前坡明間上方均砌成“菱”形的黃色枋心,民間稱作“黃氣沖天”。山墻在檐下嵌墀頭,上面雕刻有太獅少獅、菊花等吉祥圖案。
廂房正面均為隔窗式門窗,上部隔心透明,下部裙板雕有如意頭等圖案。廂房前有廊房,下設木質坐式紅欄桿。檐下置單翹斗拱,每間二攢,柱頭科亦兩攢。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前檐柱與額枋相交處均飾有倒掛楣子,其上額枋、平板枋上面皆為木雕,有“九獅戲繩”、“九獅戲帶”、“八仙醉酒”、“八仙慶壽”、“鳳穿牡丹”、“二龍戲珠”、“街頭即景”、“征戰圖”等,裝飾繁華,雕刻精細,令人眼花繚亂。
西廂房內有木雕立體模型《清明上河圖》,東廂房內有《中國十大圣人展》,皆深受游人歡迎。
牌樓
牌樓,是一種紀念性建筑物,用于宣傳禮教、標榜功德。
會館的牌樓是為歌頌關羽的品德而建的。它位于中軸線之北部,拜殿之南面,為三間六柱五樓不出頭式,歇山頂。平面布局呈 形,三柱一組,三角鼎立,呈雞爪狀,故汴城人士稱“雞爪牌坊”。這種特殊的平面柱網結構,增強了穩固性。
牌樓明間面闊4.54米,次間面闊1.655米,明柱高約6.30米,徑0.48米,邊柱高約3.70米,徑0.385米,斗口寬0.06米,單材高0.075米,足材高0.125米。明柱柱身下段各以三塊抱鼓石狀夾桿石將柱身外、前、后三面夾峙。抱鼓石表面浮雕“蒼龍行云”、“丹鳳朝陽”、“云鶴圖”以及“狄仁杰登山望母”、“白兔記”等圖案。明、次間均有額枋、花板、斗拱、檐樓等部分構成。雀替、花板分別以透雕、高浮雕手法做出花卉和動物圖案。明間下層斗拱作十一踩五下昂,平身科五攢、角科二攢作等距排列,正心重拱造,外拽單拱造。象鼻昂,麻葉頭狀耍頭。耍頭上皮置一小平板枋,之上又置一層三踩斗拱,平身科七攢、角科二攢,其中三攢在45度向出斜昂和龍頭耍頭。次間斗拱作九踩四下昂,麻葉頭狀耍頭。耍頭以上另置一層一斗二升麻葉斗拱。明柱、邊柱柱頭均作出八邊形燈籠榫。
牌樓,中樞高聳,左右次樓略低。主樓上部檐坡綠琉璃瓦覆蓋,正脊為牡丹花雕,中間置一方亭,兩側一獅一象,獅擁蓮臺,象馱寶瓶,形象逼真,瑰麗之至。正脊兩端的鴟吻,劍把上東書“日”、西書“月”。“日”表示智慧,“月”表示善心。
主樓中央前后懸掛近2米高“大義參天”、“流芳千古”額匾。額匾四周為透雕“二龍戲珠”,做工精細。次樓花板上繪有八幅有關關羽的故事彩畫。牌樓之每角下面均有垂花柱,凡八根,分別雕刻石榴、佛手、葵果、蓮蓬、牡丹、荷花、花籃等。
三間六柱五樓不出頭式的木牌樓在河南有四座,即湯陰岳飛廟、社旗火神廟、舞陽北舞渡山陜會館和開封山陜甘會館,雖然平面布局造型一樣,但無論從建筑結構和建筑藝術上講,都無法與開封山陜甘會館的牌樓相媲美。
會館的牌樓造型獨特、形象莊重、工藝精湛,把它列入河南清代古牌樓的珍品,當之無愧。
牌樓東西兩側各有清代石碑一通,碑下均有龜形石座。石碑下馱重的石獸叫 ,它是龍生九子的一員,因力大善負重,故使之馱碑, 為吉祥神龍,民間有“摸摸 頭,一輩子不發愁;摸摸 腚,一輩子不生病”。相信者,請一試。
大殿
位于牌樓向北十多米的正殿是會館的主體建筑。正殿坐北朝南,為了加大大殿的實用面積,將三座房屋沿進深方向連接起來,而屋頂仍舊各自分開,這種屋頂的做法叫“勾連搭”。從南向北屋頂形式依次為:歇山頂、卷棚頂、硬山頂。歇山頂為拜殿,面闊三間;硬山頂為后殿,面闊五間。正殿占地面積540平方米,同時可容納千人朝拜。
大殿的建筑最為豪華壯觀。屋頂正脊為鏤空的龍鳳牡丹,正脊中間置獅馱寶瓶,檐角置走獸獅、吼、馬、羊、魚。垂脊置仙人,兩邊置龍形大吻。正脊中間置手卷式匾額,琉璃燒制,行書“城圣大帝”四字。兩山的“懸魚”上書寫八個大字,東邊為“公平交易”,西邊為“義中求財”。這是其它會館所不具備的。大殿檐下雕刻有七層木雕,題材豐富、新穎別致、鬼斧神工、最為精彩。
拜殿三面裝隔扇門,均能自由開啟。內檐梁枋等部位均飾以木雕彩繪,外部隔窗門板上雕四季花卉,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梅花,及代表長壽多子的石榴、水仙、壽石等。
正殿臺基,置漢白玉欄桿,三面環護,白欄、紅門、綠瓦,把大殿烘托的更加宏偉俏麗。
步入大殿,內部的吉祥圖案更加絢麗多彩,“二龍捧壽”、“劉海灑錢”、“三國故事”、“蝙蝠撲云”等刻畫的惟妙惟肖。大門里有一塊長2米的青石鋪地,四周“回”紋鑲邊,中間為一“壽”字,該石稱為拜石,又稱“如意石”,是參拜關圣帝君的標志。向北上臺階,供桌下側仍有一拜石。這兩塊拜石均為原物,可見當年香火之盛。大殿正中有一高1米的青石香案,香案后為關圣帝君夜讀《春秋》像,紅臉綠袍,煞是威武。
后殿、卷棚和東西跨院配殿,每殿的四個檐角各有叉腰挺胸、坐式武士裝飾人物。據說這四個人物分別是戰國的龐涓、漢代的韓信、三國的周瑜、唐代的羅成,他們都是軍事將領,屢建戰功。但這四個人或心狠手辣、或不仁不義、或心胸狹窄、或包藏禍心,與關羽的義薄云天,對國忠、待人義、處事仁、作戰勇的道德品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此可見清代工匠的愛憎分明。
磚雕
中國建筑磚雕是模仿石雕而出現的一種雕刻類別,由于它比石雕省工經濟,既具有石雕的耐久延年性,又能像木雕一樣的精雕細刻,所以廣為流傳。古文獻中曾有“文磚”的記載,這是指一種模制的花紋和畫像磚,這種磚由于制作工藝復雜,逐漸被磚雕所替代。漢代開始出現先制磚坯再雕刻的工藝,先堆塑或翻模成型,燒制成后再進一步精雕細琢。山東晉墓上的磚雕墓志、甘肅嘉峪關晉墓嵌飾磚券,墓內門楣上的蹲獸和門兩側的牛、雞是早期磚雕裝飾的實例。其后是仿木構件的興起,如南北朝佛塔建筑中的斗拱、平坐等。隋唐則進一步發展。
宋《營造法式》中記載,稱磚雕工藝為“斫事”。書中所提到的“事造剜鑿”,指的就是磚雕。元代磚雕比較盛行。元大都遺址出土有格紋裝飾方磚和花盤磚、磚雕走獸等,說明磚雕已由建筑基座部位走向裝飾道路。到明代,磚在建筑物中被大量用作為基座的墻身,并大量使用磚雕面飾,這就為磚雕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明代計成所著《園治》中曾記載用磨好的磚砌墻和擺砌門窗,說是“歷來墻垣,憑匠作雕琢花鳥仙獸,以為巧制……”。可見就施工工藝而言,明代的磚加工和磚雕操作技術都已經達到了相當精巧的程度。到了清代這種工藝進一步發展,形成了專門的行業——鑿花作,因磚雕俗稱花雕,所以工匠又稱“鑿花匠”。此時磚雕藝術進入全面發展時期。制作既精,題材亦廣,雖經匠斧,巧奪天工。南方以蘇州、徽州等地區的磚雕影響最大,風格空透靈巧。北方磚雕源于山西,風格以“大枝大葉”為主,渾厚樸實,對開封磚雕的形成和發展影響頗深。
磚雕,一般是指在燒制成的磚塊上,雕刻出圖案紋樣或生活形象的藝術。磚雕制品俗稱“花活”。但磚雕只是“花活”中的“硬活”,如果用灰堆抹成花飾,則為“軟活”。從操作意義上講,“硬花活”又稱為“鑿活”,“軟花活”又稱為“堆活”或“鏤活”。我國古代的匠師們用“鑿、打、耕、畫”和“堆、鏤、鑣、抹”來形容鑿活和堆活手法的不同,這兩句話雖然不是各種手法的完整概括,卻十分清楚地說明了硬、軟活的不同。硬活以磚為材料,操作方法以鑿打為主;軟活以灰為材料,操作方法以堆、抹、鏤、畫為主。
磚雕的選材要求極嚴,現在的青磚雕不出精美的圖案,要用澄漿磚、停泥磚。這些經過技術處理的磚,材質細致,硬度較高,色澤一致,砂眼少,敲擊沒有劈裂之聲,才能承擔雕鑿高難度的作品。會館的磚雕之所以精美,是經過多次精選的,是匠工辛勤勞動的體現。
會館的磚雕主要集中在照壁上,零星還散見于其他墻體上。
照壁的檐桁以下全部為磚雕。隨桁枋為回字邊飾,由斗拱承托的四個“壽”字紋梁頭,把上部分成五個空間,每間兩攢斗拱,上托雕刻精美的龍頭,斗拱之間的雕刻全部是按照會館主人的理想趣味而設計雕刻的吉祥圖案,幾乎每個間隔的雕飾都與“瓶”有關(見后文《說瓶》),這可能與晉商客寓汴城祈求異地平安的原因有關。除瓶之外,各種吉祥花卉、熏爐、書函、畫卷、樂器置放其間,最有意思的是,晉商將他們愛不釋手的寶物計算器——“算盤”,也雕刻在圖案中。雖不將其置放在顯著的位置,但卻反映了會館主人的內在心態。俗話說得好:“算盤一響,黃金萬兩”。加減乘除,日進斗金,進賬算賬沒它不行。這些雕刻以反映追求幸福、趨吉避兇的理想愿望居多,而且生動逼真。技法以透雕、浮雕為主,做工精湛,畫面層次分明,構圖嚴謹得體。
斗拱下邊的平板枋雕以祥龍圖案,把上下分成兩大區。祥云下為32個垂花磚柱,柱頭為龍頭,垂花分別雕成石榴、金瓜、荷花、蓮蓬等吉祥多籽造型,垂花柱與垂花柱之間由夔龍卷草圖案相連將空間鋪滿。垂花柱以下里外墻體上分布有10個長條形畫框,每個畫框飾以拐子龍紋,框內分別雕刻有“獅子繡球”、“喜鵲鬧梅”、“山雀玉蘭”、“鷺鷥荷花”、“松鼠葡萄”、“麒麟呈祥”、“八仙過海”以及“刀馬圖”等。
“松鼠葡萄”以八大串晶瑩欲滴的葡萄懸掛在藤枝上,數只松鼠跳躍其間,姿態生動,工細酷似牙雕。“刀馬圖”是雕刻中最常見的題材,一人丟盔棄甲,落荒而逃,后邊兵馬窮追不舍,情節動人,扣人心弦。“八仙過海”圖,各仙人分乘獅子、麒麟、海馬、天祿等異獸,踏波逐浪,如履平地。這些磚雕做工精細,一般不加打磨,足見刀法之功、棱角之銳。
縱觀照壁的磚雕畫面,給人一種緊湊而不擁擠、繁麗而不冗雜、布局嚴謹勻稱、凸凹處理得當的感覺。你看,飄動的衣服袖帶、翻卷的花草葉片、生動的人物表情,飛翔的鳥、奔跑的獸,均達到了“鑿的花能拿起來,鑿的獸能跑出來”的藝術效果,可見匠心獨運,技藝高超。
遺憾的是,照壁上的磚雕經過二百多年的風剝雨蝕,有的已經面目全非了,有的雖還完整,但掉枝缺葉、失足少角,觀之令人痛惜。近些年來,磚的質地發生了變化,磚雕的用材受到了限制,又加上人們對磚雕藝術在建筑中的重要地位缺乏認識,以至磚雕藝術在建筑中很少采用。因此,磚雕藝匠日趨減少。磚雕藝術如今更顯得異常珍貴。
木雕
木雕,是我國五大雕塑傳統(陶、木、石、銅、泥)的組成部分,是按材料分類的雕塑品類。會館的建筑裝飾常用的材料有椴木、楊木、梨木等。一般構圖都以圓木周邊寬度為限,大多木雕以人物、花卉、山水、樓臺、亭閣、水禽、瑞獸等為題材的作品。會館的木雕十分講究刀法和風格,以及利用材料本身自然的特點去尋找材料內在的表現力,在表面的色澤、紋理、結構等微妙變化中相形度勢、因材施藝、量形取材,加以斧鑿,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韻味。中國有長期的木雕傳統,發展到清代和古建筑一樣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因而,會館的木雕藝術成就最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題材最豐。在中原地區首屈一指。
山陜甘會館每座建筑物的木構件上,特別是大殿和廂房檐下的桁、枋、雀替、擋板、垂柱等,幾乎遍布木雕裝飾。采取的雕刻手法有圓雕、半圓雕、高浮雕、淺浮雕、懸雕、透雕等多種技法。在人的視點與雕刻面的關系上,創造了焦點透視、散點透視、破時空透視等藝術形式,廣泛利用有限的空間,通過起位升降、線條流暢、光影處理等造成的視點錯覺,達到了非常巧妙的藝術效果。
會館的木雕題材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與三國相關的故事有“古城會”、“長板坡前救阿斗”、“劉備訪龐統”等,這些故事畫面,構圖精練,刀法簡約,生動地把關羽、張飛、劉備、趙云、龐統各自的身份、性格、地位表現得淋漓盡致,并重點突出了“義”、“勇”、“求賢”的主題。
表現親情和孝悌的內容有“孟宗哭竹”、“九獅戲繩、帶”等。“九獅戲繩”的畫面,獅舞繩飛,上下盤旋,繩索自然流暢,如同真繩一般,可見其刀法功底。獅子逗人喜愛,幼獅伏在母獅的背上,母慈子愛,相互親昵,頗有人情味。“九獅”諧音“九世”,寓意“九世同堂”,突出了一個“情”字。
“孟宗哭竹”被巧妙地安排在東廂房的一個雀替上,幾株稀疏蕭瑟的老竹下邊跪著一個人,一手扶竹,一手掩面哭泣,面前長出兩棵新筍,這就是中國有名的二十四孝圖之一的“孟宗哭竹”。構圖簡練,刀法細膩,顯然寓在勉“孝”。
表現神話故事的有“放牧八駿”、“劉海灑錢”、“和合二仙”、“樵子遇仙”、“帝俊八子”、“八仙慶壽”等。這些畫面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在里邊,看畫悟道,你會感到這些神仙們確有不少可愛、可敬之處。這些神仙鮮活生動,音容相貌,栩栩如生。在“放牧八駿”圖中,每匹馬或靜或動,或奔或嘶,宛若活物,有強烈的立體感。
表現民間風俗內容的有“街頭即景”、“佛門進香”等。在西廂房南北次間的額枋上各雕刻有一幅民間風俗畫。南次間一派水城風貌,主干道是河水,船行于街心。船上一女子懷抱琵琶,正在彈奏出悠揚悅耳的曲子。一人在船頭演唱,表情詼諧。船后一女子,頭戴大沿帽,寬衣博袖,雙手搖櫓,悠然自得。畫面以游船為中心,四周有騎馬坐轎的達官顯貴,輕搖合扇、嬉皮笑臉的公子王孫,有婦女兒童、老翁健嫗、手持斧鑿的匠人、擔擔叫賣的小販。畫里25個人物,表情不同,姿態各異,刻畫入微,惟妙惟肖。開封有“北方水城”之譽。這幅水城風俗畫是專題描寫開封還是泛指?容以后考證,再下斷語。
北次間主要描繪的是街頭即景,其雕刻的高樓、房舍、橋梁、流水比例適中,線條流暢;雕刻的人物有騎驢的老者、過路的婦女、進餐的客人、斗耍的頑童、擺攤的小販,尤其是有一個頑童將一醉翁的酒壺頂在頭上“偷”走了,醉翁在后追趕,令人感到妙趣橫生、如臨其境。這些木雕人物造型一般注意突出各人不同的年齡、面貌、神韻、衣著、動態等,避免了與南次間水城即景的形式雷同。
表現動植物的內容是山陜甘會館雕刻技藝的另一大主題。祥禽瑞獸有龍、鳳、獅、馬、麒麟、鹿、羊、猴、松鼠、仙鶴、喜鵲、鴛鴦、青蛙、鷺鷥、蝙蝠等;植物有石榴、葵果、蓬蓮、葡萄、柑橘、荔枝、仙桃、松、竹等;花卉有菊、牡丹、梅花、蘭花、荷花等。這些動物和植物都能各自獨立或相互配合形成一組組的吉祥圖案,大多是以祝愿人們多福多壽、人丁興旺、祈瑞納吉、合家安康、百事如意、天下太平、錢財廣進、榮華富貴等為內容。
從刀法技藝上看,會館木雕題材的匠師們用他們傾盡心血的態度、熟練高超的技藝,充分發揮智慧和想象力,把鳥獸雕鑿得活靈活現,瓜果如同真的一般,石榴啟唇含珠,葡萄晶瑩欲滴,極富裝飾味。
尤其是大殿檐下兩側的二龍戲珠、鳳凰牡丹,雕刻得最為精彩。蒼龍騰云駕霧、鳳凰振翅欲飛。龍頭鳳首突出于畫面之外,伸向空中。工人們匠心獨到地采取圓雕手法(民間稱為懸雕),使龍與鳳的造型適應多角度欣賞,這樣的技藝手法使龍鳳更具立體感、韻律感、跳躍感。
大殿內部梁枋上,木雕彩畫相應成趣,琳瑯滿目。卷棚前后檐60個拱眼板,每板兩面雕刻,計有120幅畫面,內容多為神話、戲曲、民間故事等。每一間的上方橫梁上都有精美的匾托,說明當年的巨匾不少。內檐額枋上雕刻的“二龍捧壽”、“蝙蝠撲云”,其技法之高超不亞于外檐。
山陜甘會館的木雕藝術,布局精巧、繁而不亂、構圖緊湊、疏密相間、豪華精麗、巧奪天工。其題材、技藝不乏典范之作,包含的史學、美學、文學、民俗學價值更是十分寶貴。以“雕梁畫棟”、“鬼斧神工”來贊美會館的木雕藝術,是恰如其分的。
石雕
石雕,亦稱“石刻”,為我國五大雕塑傳統(陶、木、石、銅、泥)的組成部分。會館的石雕裝飾大多用于柱礎、欄桿、抱鼓、壁芯、香案和墻基等處。
會館照壁里側壁芯中央雕刻有一外為長方形、內為一橢圓形的高浮雕“二龍戲珠”,構圖嚴謹豐滿、華貴典雅,造型上下翻飛、扶搖飛翔、剛健威武,技法細膩精湛,充滿了超人的神秘力量,為清代石雕佳作。照壁四周雕刻鑲嵌有四條夔龍捧壽,照壁的須彌座束腰部分雕刻有行龍,工麗嚴謹,氣韻生動。
會館中軸線上“大義參天”牌坊的中間兩柱各有三塊抱鼓石,從三個方向把柱子固定。六塊十二面抱鼓石,分別采用浮雕技法雕刻著“蒼龍行云”、“丹鳳朝陽”、“輩輩封侯”、“蝙蝠撲云”、花卉和人物故事等。
東側有一幅石雕戲曲故事《井臺會》,人物造型比例適中,雕刻技法細膩。咬臍郎騎在高頭大馬上,身著甲胄,一手挽繩,一手執弓,背后一面大旗迎風招展,在兩個士兵的擁簇下,顯得英姿勃發。李三娘頭梳高發髻,身穿圓領高衫,站在井臺邊上,一手提水桶,一手執桿,脊背稍向前傾,神情恬淡,充分顯示出一個含辛茹苦、勞累過度的婦女形象。整個畫面細致具體,母憐子狀,溢于畫面,感人至深。
西側一幅《狄仁杰登山望母》石雕,刻畫地更是感人,四個人物表情不一。狄仁杰身著官服,面向天空,望著幾朵白云,右手抬起欲掩面哭泣,孝心動天。整個畫面簡潔流暢,恰當地表現了一種思母之情,極富感染力。
龍、鳳、猴和蝙蝠等動物圖案,雕刻細膩,線條簡樸。龍鳳造型修長灑脫,鳳大體作雄雞頭、冠、雉身、鶴頸、足、鴛鴦翼尾,間以云氣紋,象征著美好幸福;蒼龍雕刻得清新剛健,穿云撥霧,給人一種蒼勁豪邁的力量動態美;猴、蝙蝠亦工麗細致,上下兩只蝙蝠雖頭小如棗,但鼻眼逼真,張口作吼叫狀,四周襯以云紋,似從天而降,一大一小兩只猴子在松間跳躍嬉戲,活潑可愛。
這六塊抱鼓石均由整塊石料雕琢而成,造藝精致完整。
大殿正中有一臺高近1米的青石香案(供桌),正面有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雕刻的一幅“八仙慶壽”圖。中間是手拄拐杖的老壽星,身邊有一仙童服侍。背景雕著云紋和象征長壽的松柏、仙鶴,兩側八位仙人手執不同法器向老人祝壽。老壽星和藹可親,仙人意誠心虔。上部雕云龍紋及火焰寶珠,它不同于尋常的二龍戲珠,龍尾向內,龍頭向外,然后調頭內視,表現出龍的動勢和雄姿。刀法嫻熟圓潤,紋飾自然流暢。
大殿內柱礎全部雕刻,柱頂石鑿有花飾是重要宮殿和廟宇的標志。會館大殿內柱礎高近半米,大部分雕刻成上部為圓鼓鏡式;中部為八棱,四周均有圓雕的小蹲獅,造型別致,姿態各異;下部有方式和八棱兩種,分別雕刻有駱駝、鹿、羊、鶴、鵲、山果、花卉、陰陽圖、二羊抵頭、海浪山石等。這些藝術小品,活靈活現,生動有趣。造型的特點是不刻意追求細節描寫,而注重動態表現和意趣,形成畫面古拙、渾樸而有韻律感的特色,很有點漢畫像石的味道。柱礎雕刻與室內的木雕、彩畫上下相映,生輝滿室。
大殿臺階前的漢白玉石欄桿是會館石雕的一種。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臺階上的欄板柱子由地 伏、欄板、望柱和抱鼓組成。會館的欄板式樣為禪杖欄板,是常見的透瓶欄板。透瓶欄板由禪杖(尋杖)、凈瓶和面枋組成。每一組欄板雕刻凈瓶三個,中間一個上雕三幅云,兩端只鑿作半個凈瓶。
欄板柱子既有攔護的實用功能,又有使建筑的形體更加豐富的裝飾作用,雕刻有力,線條簡練,很好地起到了襯托大殿雄偉的作用。
整個院內有盤龍石柱燈八個,采用高浮雕技法,刀法奔放自然,線條流暢遒勁,給會館增色不少。
在牌樓東側有一碑刻,碑額部分的兩條盤龍雕刻得細膩精致,可稱做石雕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