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家花園位于木瀆鎮山塘街王家橋畔,門對香溪,背倚靈巖,“雖處山林,而斯園結構之精,不讓城市”(童寯《江南園林志》),為江南名園之一。
線路分類: [城市風光]
景點地點: 國內 江蘇省 蘇州市
本站推薦:
中文名嚴家花園地理位置木瀆鎮山塘街王家橋畔占地面積16畝時 間清乾隆年間所屬國家中國所屬城市江蘇省蘇州市著名景點友于書齋、海棠書齋。
簡介
嚴家花園在木瀆鎮山塘街王家橋畔,門對香溪,背倚靈巖,“雖處山林,而斯園結構之精,不讓城市”(童寯《江南園林志》),為江南名園之一。
建筑
嚴家花園占地16畝。中路為五進主體建筑,依次為門廳、怡賓廳、尚賢堂、明是樓和眺農樓。其中位居第三進的尚賢堂為蘇州罕見的明式楠門廳,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木礎石質,典雅古樸;楠木直柱,圓潤柔和;雕刻簡潔疏朗,色調淡雅素凈,具有實用和審美功能。尚賢堂和明是樓前各有清代磚雕門樓一座,所雕人馬戲文玲瓏剔透,意趣雋永,雖依附于廳堂,卻未嘗不是一件獨立的藝術品,極富藝術價值和審美情趣。
隨著曲廊向北延伸,過池塘,即進入秋景區。此區由兩部分組成,一宜折桂,一宜登高,均秋令應時景致。聞木樨香堂四周遍植桂花,仲秋月夜,丹桂飄香,芬芳馥郁,聞之令人坦懷若蕩,心曠神怡。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每年農歷八月十五,園主于此焚香點燭,供拜月神。嚴氏兒孫折桂嬉戲,以寓“蟾宮折桂”高中之意。穿過眺農樓和見山樓前幽靜的院落逶迤向東,來到環山草廬,一座寬敞平臺貼水而筑,視野豁然開朗。
隔水望去,一座湖石假山起伏綿延,山巔一亭翼然,山間清流潺潺。假山東側為采秀山房,北接爬山廊。無論是在環山草廬的二樓,還是佇足假山之巔的宜人亭,均可放眼北望,遠處靈巖山古塔鐘樓的倩影清晰可辨。
冬景區外是一處新園,水域開闊,園中的粉墻、亭廊、假山、藤樹都倒映在這一泓清澈之中,水上有橋,水邊有亭,水波輕漾,水香氤氳。岸上楊柳依依,鳥鳴蟬噪,已是一派活潑潑的江南水鄉自然風光了。
嚴家花園的前身是清乾隆年間蘇州大名士、《古詩源》編者沈德潛的寓所。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沈氏后人將此院落讓給木瀆詩人錢端溪。錢氏疊石疏池,筑亭建樓,有友于書屋、眺農樓、延青閣諸勝,一時題詠頗盛。龔自珍對此園有“妙構極自然,意非人意造”,“倚石如美人”等溢美之句。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瀆首富嚴國馨(臺灣政要嚴家淦先生祖父)買下端園,重葺一新,更名“羨園”。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因園主姓嚴,當地人稱“嚴家花園”。嚴家花園經過三代主人努力,前后歷時一百七十多年,無論是歲月滄桑,還是人文底蘊,都賦予嚴家花園一種文化氣息,名園風范。1935年,現代建筑學家劉敦楨教授兩赴此園,流連忘返,對嚴家花園的布局與局部處理極為推崇,認為是蘇州當地園林之“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