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所在地區: |
南灣是臺灣最南端兩陸岬的行界點,原本是個小漁村,古時稱為『大板埒』,大板埒就是『大石陷落』的意思;南灣因海水清澈透藍因此又名『藍灣』,美麗細致的灘長約600公尺,是墾丁國家公園最寬闊的沙灘,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早年以『金沙白浪』被列為恒春八景之一,如今已成為墾丁水上新潮活動的大本營。
貓鼻頭位于恒春半島的東南岬,介于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的交界處,距白砂約3.5公里,全長5公里,寬3.5里,為恒春半島向巴士海峽延伸而出的突兀點,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蝕地形,鳥瞰似女孩的百折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稱,并與鵝鑾鼻形成臺灣最南之兩端。
墾丁國家公園是臺灣的第一座國家公園,1982年9月1日公告計劃,1984年1月1日成立管理處。位于屏東縣境內、臺灣最南端的恒春半島上。陸地面積18,084公頃,海域面積15,185公頃,海陸域合計共33,269公頃,園區南北長約24公里,東西寬約24公里,全境屬熱帶。
“鵝鑾”是臺灣原住民排灣族語言里“帆”的譯音,因為附近的香蕉灣有大石像船帆般的形狀,所以特取此名,再加上該地形就好像是個突出的鼻子,“鼻”便是指岬角,故稱鵝鑾鼻或“鵝鑾鼻半島”。臺灣日治時期之文獻上,此地名亦常以片假名書寫為“ガランピ”,或漢字“鵝鑾鼻”。在1982年成立鵝鑾鼻公園,以鵝鑾鼻燈塔為主體,規劃出鄰近五十公頃的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