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所在地區: |
剛察縣,隸屬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東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海湖北岸,介于東經99°20′44″~100°37′24″,北緯36°58′06″~38°04′04″之間。屬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總面積8138.07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剛察縣轄2個鎮、3個鄉,縣人民政府駐沙柳河鎮東大街4號。截至2023年8月,剛察縣總人口4.06萬人,其中藏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4%。
[森林公園] [宗教旅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古鎮村落] [考古遺跡]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卡約文化是青海省古代各種文化遺址中數量最多、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土著文化。東起甘青交界處的黃河、湟水兩岸,西至青海湖周圍,北達祁連山麓,南至阿尼瑪卿山以北的廣大地區均有分布。湟水中游的西寧盆地,遺址最為密集,顯然是其分布的中心帶。
虎臺遺址,位于西寧市西郊,為公元4世紀南梁(小國)的遺址。原臺共九層,臺下可陳兵10萬,臺上用于軍事檢閱,現僅存土丘。公元397年,河西鮮卑貴族禿發烏孤稱西平王,都西平(今青海西寧)后遷樂都(分屬青海),史稱南涼,領有今日甘肅西部和青海一部分。其弟利鹿孤登泣后,國力強盛,一度雄據西陲,虎臺就是那時所筑。公元414年南涼為西秦所滅。現在登上虎臺,西寧風光歷歷在目。
青海省贊普林卡,位于西寧西大門-湟源,109、315國道及西湟高速公路的交接處,是古絲綢南路、三峽(巴燕峽、藥水峽、東峽)交匯、海藏咽喉之地,距省會西寧僅43公里。 贊普林卡總占地面積43畝,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可供發展土地200余畝。分前后兩院,前院為佛殿,后院為藏式賓館和皇家園林。
通天河自西北向東南流淌在玉樹草原上,橫貫近千公里,哺育了玉樹草原的萬物。位于通天河大橋南岸,有一塊巨大的巖石,旁邊有幾顆古柏,樹上掛滿經布。相傳,唐僧取經歸來時,路過通天河時,由于忘記了老龜的囑托,老龜把唐僧一行掀下河去,上岸后,他們在此地晾曬淋濕的經卷,誰知經卷上的字都印在石頭上。
藏娘佛塔(又名“佐娘佛塔”)藏語全稱為“藏娘切旦巴吉倫波”,其意為“藏娘佛塔旺偉自成”,位于距青海省玉樹州府結古鎮80公里的通天河南岸藏娘村。2001年6月25日,藏娘佛塔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格薩爾”是古老而神密的文化現象,從公元前200多年到今天,經過2000多年的千錘百煉,以其獨特的神授形式形成了千古無雙的《格薩爾》史詩。治多縣民間自稱是《格薩爾》中的女主人公、絕世佳人珠姆的故鄉,有關格薩爾的遺跡和故事遍布治多山川河流,如“格薩爾磨刀石”、“格薩爾馬蹄印”、“珠姆馬圈”、“充滿傳奇色彩的天然石橋”、“石橋巖石上的羊蹄印、狗爪印及人腳印”仿佛在向世人訴說曾經發生在這兒的故事。
湟源丹噶爾古城位于青海省湟源縣,地處黃河北岸,西海之濱,湟水源頭,距西寧市40公里。被譽為 “海藏咽喉”、“茶馬商都”。丹噶爾,即藏語“東科爾”的蒙語音譯,意為“白海螺”。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在這里結合,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在這里相交,唐蕃古道與絲綢南路在這里穿越,眾多民族在這里集聚,素有“海藏咽喉”、“茶馬商都”、“小北京”之美稱。
該文化遺存相當于中原地區青銅器時代晚期文化,是青海高原特殊環境下的土著文化。諾木洪文化主要分布于柴達木盆地東南部的諾木洪、他里他里哈、巴隆他溫陶亥、香日德下柴克、上柴克、察漢烏蘇夏日哈、可兒溝等20余處。該文化對中國羌族、吐谷渾文化的研究,有著重要價值。他里他里哈為青海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溫塔里哈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銅時代文化遺址。位于青海省都蘭縣巴隆鄉,面積20萬平方米。遺址中部地形開闊,外圍有數個大小山包,山邊建有房址,平面方形或圓形,土坯墻,存有木質建筑構件。房址周圍有土坯砌筑的圍欄,內堆大量羊糞。這是青海柴達木盆地青銅時代典型的文化遺址,屬諾木洪文化,對研究甘青地區青銅時代文化、聚落形態及環境變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