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所在地區: |
豐本農業科技園,是中山市新崛起的一家集“旅游、度假、休閑、娛樂、品嘗、生產、科普”于一體的亮點景區。該園位于民眾鎮“翡翠長廊”大道的左側。東臨珠江入海口,南望中山巷,走京珠高速半小時車程分別可達廣州市區和澳門,距深圳1小時車程,距香港60海里,水陸交通極為便利。 豐本農業科技園郁郁蔥蔥、碩果累累,鳥語花香,散發出濃郁的嶺南田園氣息。
文昌閣在廣東肇慶市端州區朝陽路東側閱江樓旁邊。又名奎星閣、奎光閣。始建年代不詳,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建,嘉慶七年(1802)重修,增建齋舍并改稱“文昌閣”。道光、咸豐、同治年間曾多次修繕。該閣為平面六角形,磚木構筑的三層樓閣式建筑,總高15米。每層均有瓦檐,由下而上逐層縮小,六角攢尖頂,黃釉陶質葫蘆形塔剎。底層南面開一門,門上方鑲嵌“文昌閣”漢白玉石匾額,墻高4.6米,東南面和西南面各開一長方形的窗。
肇慶市慶云寺,位于風景秀麗的鼎湖山,始建于明末崇禎六年(1633年),崇禎九年(1636年)建成。該寺是嶺南四大名剎之一,素有“禪、凈、律三宗俱善”、“佛門福地”、“五嶺律宗第一”之盛名,享譽海內外。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慈禧太后敕賜“萬壽慶云寺”匾額及《龍藏經》、《釋迦事跡應化圖》給慶云寺,以表彰其弘揚佛法之功德。
獅崗炮臺在端州區北郊七星巖東北的獅崗,建于1920年,是肇羅陽鎮守使林虎在肇慶所筑的七座炮臺之一。炮臺由三個部分組成:崗頂建指揮部,崗上另有兩個防御工事。指揮部在崗的制高點,為圓形暗堡,直徑2.35米,高l.9米,堡頂丘形,堡內有槍眼、壁龕,南面通道口接坑道,坑道平面為曲尺形,全長24.6米,寬1.5米。
郡崗炮臺在端州區西北郊的郡崗,建于1920年,是肇羅陽鎮守使林虎在肇慶所筑的七座炮臺之一。炮臺地處進入肇慶的陸路要沖,與龜頂山炮臺遙相呼應,共同控制該地段。炮臺指揮部建在崗頂西麓,以坑道連結于母堡,并以總長560米塹壕連結外圍的西、北、東面的暗堡,組成既能整體配合、各個工事又能單獨作戰的防御結構。炮臺指揮部(母堡)平面圓形,直徑4.5米,高1.9米。
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Zhanjiang Mangrov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呈帶狀散式分布在廣東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島沿海灘涂上,跨湛江市的徐聞、雷州、遂溪、廉江四縣(市)及麻章、坡頭、東海、霞山四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09°40′-110°35′,北緯20°14′-21°35′。位于廣東省湛江市境內,面積1.9萬公頃,1990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紅樹林生態系統。
湛江東海島在湛江市東南面,它與南三島共同構成湛江港的門戶。自從1958年修建跨海大堤之后,東海島不再是孤島了。從市區出發,驅車23公里可到達島如心的東山鎮,再往東走20公里,便到達“東海島省級旅游度假區”。湛江東海島東海島是省級旅游度假區,距湛江市區約40公里,擁有世界第二長沙灘,僅次于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海灘長28公里,寬100至300米,海灣呈新月形,沙細且白,是旅游度假的好去處。
雷州古城距湛江市區70多公里,眾多的文物古跡,獨特的雷州文化,迷人的半島風光,構成雷州古城得天獨厚的旅游風景線,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雷州是人文薈萃之地,歷代南來的文人騷客、謫官貶臣多會于此,其中口碑甚好、有功于百姓的十位名賢有:寇準、李綱、胡銓、秦觀、蘇軾、蘇轍、趙鼎、李光、任佰雨、王巖叟。文物古跡中久負盛名的有:嶺南名祠雷祖祠;被稱為“南天一柱”的三元塔。
藍月灣溫泉位于湛江海濱賓館內。藍月灣溫泉:包括一個大泡池、四個中泡池、三十多個風情各異的小泡池及大小游泳池各一個。藍月灣溫泉源自600多米地底深處,經地質礦產部廣東省中心試驗室專家檢測,泉水水溫43℃,水質無色透明純凈,不受地表污染,富含偏硅酸,銅,鍶,硒等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礦物質,對風濕,關節炎,神經性骨痛等多種疾病均有特殊療效。
經聯合國地質勘探專家組鑒定,湖光巖是距今16至14萬年間經多次平地火山爆炸深陷而形成的瑪珥湖。湖面積2.3平方公里,湖深446米,其中火山泥沉積物400多米,水深20余米。湖和火山泥含有60多種微量元素,是世界罕見的“天然年鑒”和“自然博物館”。董必武同志曾用十個字對它作了概括:“四山環一湖,湖水明如鏡”。湖光巖的精粹是一汪蘭湛湛的、純凈得有如山泉的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