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所在地區: |
圣心大教堂呈白色,其風格奇特,既像羅馬式,又像拜占庭式,兼取羅曼建筑的表現手法。它潔白的大圓頂具有羅馬式與拜占庭式相結合的別致風格,頗具東方情調。教堂內有許多浮雕、壁畫和鑲嵌畫。圣壇上方是巨幅天頂壁畫,高大的耶穌伸開雙臂站立中央,身后有光環,頭上方有展翅飛翔的和平鴿,再上方是呈倒影式的天父,只露頭和雙肩,頭戴三層寶冠,右手結印,三指伸直,無名指和小指彎曲。
戛納(Cannes),是法國南部的一個市鎮,位在濱海阿爾卑斯省的蔚藍海岸地區,鄰近地中海,人口約70,000人,是戛納電影節的所在地。戛納也以其優美的沙灘為名。戛納的周邊區域已發展成一個高科技的重地,Sophia-Antipolis的科技園區就位在戛納后方的山丘上。
塞納河(英文:Seine River;法語:La seine)是法國北部大河,全長780公里(485英里),包括支流在內的流域總面積為78,700平方公里(30,400平方里);它是歐洲有歷史意義的大河之一,其排水網絡的運輸量占法國內河航運量的大部分。自中世紀初期以來,首先它就一直是巴黎之河;巴黎是在該河一些主要渡口上建立起來的,河流與城市的相互依存關系是緊密而不可分離的。
尼斯(法語:Nice,意大利語:Nizza)是地中海沿岸法國南部的城市,位于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為濱海阿爾卑斯省省會,是法國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旅游勝地,也是全歐洲最具魅力的黃金海岸。尼斯地處馬賽和意大利熱那亞之間,是蔚藍海岸地區的首選度假地,尼斯是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第二大城市。尼斯市面積為71.92平方千米,人口約為34.4萬人(2009年統計),人口密度大。
巴黎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in Paris)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廣場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廣場始建于1757年,是根據著名建筑師卡布里埃爾的設計而建造的。因廣場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騎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廣場”。
凱旋門(Triumphal Arch)是歐洲紀念戰爭勝利的一種建筑。始建于古羅馬時期,當時統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績。后為歐洲其他國家所效仿。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中或廣場上。用石塊砌筑,形似門樓,有一個或三個拱券門洞,上刻宣揚統治者戰績的浮雕。法國巴黎的星形廣場凱旋門,又稱戴高樂廣場凱旋門,始建于法國皇帝拿破侖一世政權的鼎盛時期的1806年。這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為巴黎四大代表建筑之一,是法國政府重點保護的名勝古跡。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約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盧浮宮,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位于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歷經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盧浮宮占地面積(含草坪)約為45公頃,建筑物占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它的整體建筑呈“U”形,分為新、老兩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于拿破侖時代。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筑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同時,盧浮宮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王宮。
凡爾賽宮(法文:Chateau de Versailles)位于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作為法蘭西宮廷長達107年(1682-1789)。197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