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所在地區: |
杜婆橋位于廣東中山市沙溪鎮涌邊村東面,始建于宋代,據《香山縣志》(同治志)記載:"婆石橋在婆石村,宋時杜氏媼建。明崇禎間鄉人高光謨、劉巽乾、湯斯漢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署縣舒均再修。同治五年(1866年)涌頭、水塘頭、崗背、婆石、涌邊、后山六鄉重修。(暴志、祝志云:婆石二字殊無取義,疑如譚婆橋之例,稱杜婆石橋。傳者去其一字也,或云橋跨涌名蒲石,婆乃蒲之訛。)"
廣東僅存的完整古城墻,位于肇慶市區內人民南路一帶,始建于宋代,呈長方形,周長280 .2米,制高點在城北披云樓。目前城墻高出地面10米,城墻兩側由磚砌成,中間夯土,外圍共有28個城垛,城磚規格達40多個品種,是歷史上曾多次修葺的見證。當年廣西壯族首領儂智高反宋,端州太守丁寶臣因無城墻防守,棄城而逃。儂智高失敗后,官府于公元1053年始筑土城墻,至明末共修城墻十一次。
肖城遺址位于山東省冠縣北館陶鎮東南2.5公里處。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遼主死后,蕭太后主政,攜其弟撻覽率師南侵宋澶淵,在此修筑城堡,用于駐兵屯糧。城堡遺址尚存。城墻系土筑,上寬8米、下寬16米,最高點達13米,城四角及城門附近有箭樓遺跡,城門系扭頭式。城內有兩處點將臺,其中一處尚存,東西16.5米,南北15米,高4.8米。
1982年11月,貴州工業大學在劍河八郎后山坡上發現了距今五億兩千多萬年的早、中寒武紀古生物化石群,1990年被命名為凱里動物群。1997年,在其下60米處發現并命名為臺江動物化石群和中、下寒武統界線及寒武系地區剖面。除三葉蟲、疑源類、雙殼類和遺跡化石外,尚有棘皮動物、觸手動物、多孔動物、刺胞動物、原體腔動物、腕足動物、軟體動物、非三葉蟲節肢動物、蠕蟲類、菌藻類等11個門類168屬386種古生物化石。
古埂遺址,在肥西縣上派鎮東1.5公里處,遺址呈臺形,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1983年和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兩次進行發掘,共揭露面積45O平方米。根據地層疊壓關系分為早、中、晚3期。早期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少量的紅陶器表涂有紅衣。
岱海遺址群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涼城縣岱海周圍,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該遺址由王墓山、老虎山、園子溝等三處典型遺址組成。 墓山遺址分成上、中、下三區,總面積約17萬平方米。已清理出半地穴式房址21座、灰坑15個,其年代為距今6000年至5000年左右。 老虎山遺址是“老虎山文化”的命名地,總面積約13萬平方米,已清理出半地穴式房址68座、灰坑34個、窯址和墓葬各3座。其年代為距今4500年至4300年左右。
玉皇閣坐落在銀川興慶區解放東街和玉皇閣南、北街的交會處。此閣始建年代無從查考,從明代《弘治寧夏新志》府城圖上觀察,現玉皇閣的位置居明代府城鼓樓所在地。清乾隆三年( 1739年)毀于地震,重修后,稱為“玉皇閣”。清乾隆《銀川小志》載:“極崇煥軒敞,上供真武帝。”此后遂稱其為玉皇閣。
卡約文化是青海省古代各種文化遺址中數量最多、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土著文化。東起甘青交界處的黃河、湟水兩岸,西至青海湖周圍,北達祁連山麓,南至阿尼瑪卿山以北的廣大地區均有分布。湟水中游的西寧盆地,遺址最為密集,顯然是其分布的中心帶。
虎臺遺址,位于西寧市西郊,為公元4世紀南梁(小國)的遺址。原臺共九層,臺下可陳兵10萬,臺上用于軍事檢閱,現僅存土丘。公元397年,河西鮮卑貴族禿發烏孤稱西平王,都西平(今青海西寧)后遷樂都(分屬青海),史稱南涼,領有今日甘肅西部和青海一部分。其弟利鹿孤登泣后,國力強盛,一度雄據西陲,虎臺就是那時所筑。公元414年南涼為西秦所滅。現在登上虎臺,西寧風光歷歷在目。
青海省贊普林卡,位于西寧西大門-湟源,109、315國道及西湟高速公路的交接處,是古絲綢南路、三峽(巴燕峽、藥水峽、東峽)交匯、海藏咽喉之地,距省會西寧僅43公里。 贊普林卡總占地面積43畝,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可供發展土地200余畝。分前后兩院,前院為佛殿,后院為藏式賓館和皇家園林。